我,上幼儿园啦(No.150)

秋雨一场连着一场,天气渐凉,果冻也终于踏上了幼儿园的旅程。

幼儿园采取了渐进式入园策略,先家长陪着,然后只上半天,最后才是正式全天。所以,尽管胡子拉碴,我也冠冕堂皇地重新混入了幼儿队伍。

第一天陪同日,幼儿园乱得像个菜市场,老师上面说,小朋友下面讲,家长也没闲着,都在暗中观察,默记名字,看哪个娃聪明伶俐,适合当朋友,哪个有暴力倾向,回家赶紧和娃交代。

这么多家长坐镇,老师压力大,动作难免变形。比如午餐时,老师好不容易才让小朋友们坐好,就有站起来要喝水的,还有想上厕所尿尿的,老师只能先去照顾这些家伙,把大部分听话的娃晾在一边。

如果是家长,只要大吼一声不许去,憋着! 一会再喝!问题也就解决了。但老师当着家长面毕竟不好发挥,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灭火。

一上午,4个老师微笑已然僵硬,被31名小娃折腾的满头氤氲。当幼师,不容易啊。

除了少数反应快的,大部分小朋友一开始都没弄懂什么叫「上幼儿园」,以为只是被爸妈领着去了个小朋友很多的游乐场,等独自入园那天,挥挥手就被老师领走了,教室里一片宁静祥和。

真正爆发是独立日第二天,小朋友终于发现,爸妈这是要扔下我逃跑!

于是,有拽着爸妈衣服嗷嗷叫的,有躲避老师围追堵截的,有坐在小板凳上梨花带雨的,据说,还有的拽着家里小区单元门,死活不肯放手。

果冻有些压抑自己,被老师从我怀里抱走,也只是撇着嘴强撑。果爷在家可是个随时能找到理由,嚎出猪叫哭声的主,但到了幼儿园,脾气内敛,安静的像头优雅的驯鹿。

老师反馈说,果冻这孩子有点内向,哭的时候都是偷偷趴在桌子上,生怕别人看见,我去问她怎么了,她才说想爸妈了。


我心想,装吧果冻,看你能装到啥时候,果然,第三天她开始抱着我大腿不让走,第四天,终于哭出了平均分贝。

听到熟悉的哭声,我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敢做回自己,这是适应环境的节奏。

这些天,我挺期待老师分享的照片,看到她紧紧拽着老师的衣服,或者和其他小朋友挤眉弄眼地交流,我总能一下回忆起她像个树袋熊一样,挂在我身上的时光。

恍惚中记起果冻调皮时,我总是默念再忍忍吧,等送去幼儿园看老师怎么收拾你,待这一天真的来了,我却有些不舍。

就这样上幼儿园了?

班主任老师说,千万别每天放学追着孩子问,今天谁打你了,你和谁闹矛盾了,要不孩子的小脑袋会塞满负面的事情,留不住愉快的回忆。

我虽深以为然,却还是放心不下。尤其听闻有的老师报喜不报忧,非得家长质问老师才坦白的案例后,我默默点开同事分享的幼儿套话六招,认真做起了笔记。

啥事都要讲技巧,公安大哥给犯罪嫌疑人做笔录,一件事还起码问六遍呢,对亲闺女幼儿园的日常,更要上点手段才行,你说要不要买个窃听器挂她脖子上呢?

果冻在幼儿园这些天,淘宝成了我点击率最高的app,绿植、马克笔、沙包、活页夹、牙缸、网球......老师的采购清单还挺长,感谢淘宝,以后手工、折纸、贴画啥的,全靠它了。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有给娃取个英文名。叫啥好呢,我挠头苦想。

土鳖如我,特别怕果冻的英文名不洋气,在外国人眼里是“翠花”“珍珠”“慈禧”啥的,于是赶紧拿着小本,问了一圈领事馆的姨姐,留过洋的同事,美国的大侄儿。

Emma,这个美国最流行,但听着像东北话唉呀妈呀;Allison,让我联想到已破产的爱立信;Evelyn,像女鞋达芙妮;Hannnah,感觉是个有味道的名字......

还是姨姐一语道破真相,随便叫个吧,以后人家长大了自己就改了。

最终选了个Erica,偷眼外教的反应,没流露出听到“刘桂花”“刘春喜”般的迷之微笑,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

不过有天给果冻电话,What are you doing Erica?电话那头沉默半晌,只听果冻说了句,他不是我爸爸,就啪地挂了电话。

幼儿园给果冻上的第一课,就是告诉她,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可不是嘛,果冻享受的注意力,从100%降到了1/31,老师要遇到调皮捣蛋的,连这份都没有了。

比如幼儿园的厕所,凭什么要设计成你喜欢的样子呢,一条壕沟连接南北,爱上不上。

这种工业风格果冻从没见过,不知她如厕时,有没有种被深渊凝视的感觉。

我叮嘱老师,多带她去几次吧,次数多了,也就培养出了感情。

看着她举手求关注,但老师并没注意的照片,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失落。这和她平时随便说点啥,家人忙不迭的彩虹屁反应,简直是鲜明的对比。

争宠,是集体生活的必修课。

家长会上,我挺直腰杆,拿着马克笔挨个给果冻几十本教材写名字,责任重大的,像签署上亿的合同。

从今往后,果冻在学校的每次作业,都要我这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追认或阅悉了,我会为她的成绩欣喜还是忧愁?

我想起小学时老师课堂提问,全班同学大喊着“我我,老师,我”,恨不得把手伸到老师脸上的场景。

虽然即使有幸被选中,问题也不一定答对。这个过程,感觉果冻也会经历一遍。

有句东北话叫“上赶子不是买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家人的关注来的太容易,果爷嫌烦,老师稀少的认可却格外珍贵。

我得告诉果冻,必须信任这些小姐姐们,她们就是你未来3年要托付依赖的人,她们就是爸妈在幼儿园的代理人。

有可能,你们会建立深厚的感情,会有温暖的关爱和信赖。

老师在家长会上说,我带的孩子都比较犟。犟不犟无所谓,我喜欢老师「我带的孩子」这个措辞。

同事中班的小朋友佳佳,在熟悉的老师调走后,偷偷抹了几天眼泪。这让我又想起小学分班,想起军训结束,班上的女生哭成一片,仿佛遗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我记得我当时像个人格障碍患者,眼泪使劲挤也挤不出,在一片悲鸣中格格不入。

我希望她不要像我,真的能体会到家人之外的爱;也希望她有点像我,在得不到时,不至于太伤心难过。

老师发来一条微信,说果冻主动和老师说要去厕所了,而且从那一次之后就不再抗拒。

天啊,这真今天最好的消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