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教學 || 和學生一起寫作業

潁川學校建校不過兩年,成績能穩居長葛教育系統公立學校第一名,其中艱辛不言而喻。

確定被分配到這裏後,我多方瞭解學校文化、管理模式、學生情況,作業多是師生一邊吐槽一邊堅持的優良傳統。

開學一週,一節40分鐘,拋去學校活動、特色課程等,老師的課堂時間確實不多。這倒逼教師鑽研教材,向教研要成績,向課堂要成績,備好課便尤爲重要。但沒有任何一種優秀只通過課堂就能獲得,“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再好的教學也需要大量的練習輔助。

今年我擔任八年級語文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七年級的稚嫩已經過去,九年級的沉重還沒有到來,八年級確實是學生的轉折期,把握好,黑馬蹭蹭往前竄;把握不好,單是叛逆期綜合徵,就夠家長老師頭疼。

本週語文作業主要重在學習習慣的養成。練字、讀書、積累,經過檢查,學生兩極分化嚴重,50個學生大致有15個左右是老師只用說出要求,他們就能執行到位,甚至超出預期的;還有一半雖然勉強完成,但不夠完善,老師必須引導,進行二次加工;還有十個左右,基本上不知道些什麼。我嘗試在課堂上白板整理出示,預留少量時間,採用小組互助的形式等待暫時落後的學生迎頭趕上,但細細觀察,程度好學生喫不飽,程度差的學生依舊趕不上,不是他們不願趕,是真的拉下的太多,不管從知識層面還是心理狀態上他們對學習都是抗拒的。


怎麼辦?

問題總比辦法多!

我緊鑼密鼓的策劃作業評比周,激勵懲罰措施均跟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即使如此,也有個別學生吐槽,他們用80個班幣換取心願卡(班級最高獎勵)後最大的願望是免除作業。

作業對他們是枷鎖,是負擔,不是享受和樂趣。

這纔是問題癥結所在。。

學生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觀念?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不想寫。不想寫的心理是複雜的,走讀學校,家庭氛圍對孩子影響很大。有些孩子會有不平等心理,憑什麼我寫作業,別人看電視,玩手機?我寫不完還要收拾我?

對策——把寫作業變成特權

2.不會寫。作業時回家後的任務,從外部來講,不會寫也許是因爲身邊沒有直接資源請教討論,不會正確使用網絡信息自主學習;從內部來講,可能是一種習得性無助,自卑中的自傲,反正學了也學不好,乾脆拿出一付吊兒郎當的模樣保護自己;也可能是由於基礎限制,努力後依然也不好。

對策——給模板,給策略,給支架。

分析、梳理、歸類後,我走進教室,開始給自己挖坑:“同學們,我們作業是不是可多,可不想寫?”

“是!”全班異口同聲。

“那從今天開始,我們語文學科,佈置給你們的,也佈置給我,你們完成的,我也必須完成,包括字詞抄寫,怎麼樣?敢不敢和老師一起寫作業?”

“你說話算話!”幾個男生已經開始兩眼泛賊光,彷彿已經看到我和他們一樣埋頭苦寫的情景;一些靦腆的女生但笑不語,但充滿期盼。

情緒醞釀差不多了,我再次提高聲音:“就問你們敢不敢!你們有其他作業,我有其他任務,我們在時間和精力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不對,你們有人做飯、洗衣服,我還得養活自己,我處於劣勢。我向你們發出挑戰,就問你們敢不敢應戰!”

血氣方剛的學生哪經得起這樣激將法,當即拍板,定下規矩:

我給他們佈置的作業他們必須完成,他們有權給我另外佈置作業。

這是第二天實施,今天檢查,只有四人不合格,被留下整改,其他全部過關。

今晚有兩個學生主動給我打電話,諮詢作業事宜。這倆孩子是七年級班主任特別交代的“大魔頭”,轉變之大,讓我狂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曾國藩說與人交往不過一“誠”字,一“拙”字。我沒有本事,讓學生不敢欺,不能欺,那麼老老實實教書育人,讓學生不忍欺也是好的。

今日之事,讓我恍覺昨日之非,謹以記之,以作自警。

2020年9月9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