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第二性1》 | 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他者” 一. 命 运 二. 历 史 三. 神 话

《第二性》是女权运动先驱波伏娃的作品,堪称女性“圣经”。里面从方方面面清晰地分析了女性沦为“第二性”的原因、过程、表现,探讨了女性独立问题。言辞精准犀利。

它一共有两部。第一部副标题是“事实与神话”,主要从历史、神话和文学的角度来分析女性从主体变成“他者”的体现和成因。

第二部副标题是“实际体验”。通过正面考察女性一生的不同时期、可能扮演的角色来分析女性的处境。

个人觉得第二部可能会更好读一些,因为第一部多是生物学等理论知识,可能看着会有点枯燥。但从中也能看出波伏娃知识的渊博。

对于本人来说,很多语句要反复看才能理解其含义。并且会发现,很多现在还在讨论的某些两性平等的问题,波伏娃其实早已探讨过,并给出了她的答案。

今天就一起先来看看《第二性Ⅰ 》究竟讲了什么。首先,这一部的目录结构图如下

作者在一开始,就指出:

女人的悲剧,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总是作为本质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将她构成非本质的处境的要求。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她自身希望获得主体性、独立性,但是周围环境却要求她被动、变成客体,这两者的矛盾就是女性悲剧的来源。这是自始至终贯穿全书的一个论点。

但是,有时候女性也会主动放弃自己的自主性,接受被物化的事实,因为“这是一条容易走的道路”。所以我们会发现有时女性也会反对女权主义。

人身上还有逃避自由和成为物的意图,可这是一条险恶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样就避免了本真地承担生存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这样,将女人确定为他者的男人,会发现女人扮演了同谋的角色。

要想成为主体、获得独立,就要经受必要的风雨,这对于男人来说是必须的,这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所以他们获得了成长;但对于女人来说,她们可以躲避风雨,选择依赖别人。就像温水煮青蛙。

这让我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一个女孩从小到大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周围所有人都想把她培养成弱者。下面就分章节来具体看看。*

一. 命 运

女人沦为第二性的命运的原因,常见的说法有哪些呢?这些说法又有没有什么缺陷呢?在这一章中,波伏娃就生物学、精神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并指出任意一方面都不足以完全解释女性地位的成因。

01 生物学

很明显,女性在生理上遭受的“麻烦”比男性要多:月经、怀孕、分娩、哺乳,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甚至死亡。这些生理上的麻烦让女人深深被异化了,被生物性和生殖职能牢牢控制着。

而男人的生殖力并不与他个人相冲突,没有危机、没有事故。

当然,男人对物种的延续也是有贡献的,只是和女性相比侧重的方面不同:女性主要贡献的是生殖力,而男性贡献的是生产力。所以也不能随便下定论说某个性别在延续物种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这些生物学论据极为重要,它们在女人的历史中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是女人处境的一个本质的因素,在我们以后的所有描述中,还要加以参考。但我们拒绝这种观点:它们对女人而言构成固定不变的命运。它们不足以确定性别的等级;它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女人是他者;它们不能将女人判定为永远扮演从属的角色。

所以,生物学事实的确在女人的历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个体的处境并不完全是由生物学决定的,还有社会环境等因素。即便生理上有一定的原因,但没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促成,女人是不会彻底沦为第二性的。

02 精神分析观点

精神分析方面,最著名的就是弗洛伊德对性的解释了。

例如:

  • 男性的性敏感局限在阴茎中,从童年到生殖期,他只有阴茎快感;女性则有两个性敏感区:阴道和阴蒂。只有从阴蒂快感过渡到阴道快感,才是性成熟的标志、性发育的终点。
  • 女孩的“阴茎妒忌”,羡慕男性的生殖器官。

这些说法的缺陷之一在于:从男性出发去定义和研究性欲,觉得那才是“正常的”,而忽略了女性本身自有的特点。

在精神分析学家那里,只有男人被定义为人,而女人被定义为女性,每当女人作为人行动时,就被说她模仿男性。

对于“阴茎妒忌”,实际上,让女人羡慕的并不是阴茎,而是这背后象征的所有特权:父亲在家庭中的位置、男孩的受教育权、性交中让她感到屈辱的男上女下的姿势…… 但精神分析学家们却把这些男子的特征看作是天生被赋予的。

女人,的确在“要求自由”和“变成他者”两者之间犹豫不决,但不能仅用弗洛伊德主义或阿德勒主义者所给予的解释。

03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解释主要是私有制造成的对女性的压迫,主要是说女性体力上的劣势,让她难以使用青铜工具和铁工具去进行地理的扩张,生产力低于男性,于是便慢慢失势,沦为男性的附属。

但这种推论也是有问题的:女人的确在扶犁等劳动上体力比不上男性,生产能力有限,可是她能提供的不止是生产力,还有生殖力。并且在某些时代,生育比扶犁更有用。所以,不能从生产力低下推导出对女性的压迫。

两性各有优势,性别之间本来可以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关系,只是因为人的意识中有统治他者的愿望,男性利用自己的体力优势把她们排除在外,才会让工具的发明本身造成了对妇女的压迫。

性别的劳动分工本来可以成为友好的联合。如果男人与他的同类的原始关系仅仅是友谊关系,就不能解释任何类型的奴役,这个现象是人竭力在客观上获得主宰地位的意识扩张的结果。如果在人的意识中没有他者的原始范畴,以及统治他者的原始愿望,那么发明青铜器就不会带来对妇女的压迫

总 结

总的来说,这三方面在解释女性地位的成因上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答案。女性生理上再怎么受到制约、体力上再差,都不能直接决定她的地位。只有人为指定的社会价值本身,才足以把这些制约造成到女性的地位失势。

身体、性生活、技术只有在人以存在的总体观点把握它们的时候,才具体地存在。体力、男性生殖器官、工具的价值只能在价值世界中才能确定。

二. 历 史

这部分主要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揭示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命运的演变。

对动物来说,延续后代几乎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因为雄性几乎不为物种效劳、不能产生后代,所以他们的活动往往是徒劳的。

而人类和动物的其中一个不同是,生育价值并没有那么大。因为“它的计划不是停滞,它要趋向于自我超越”。人类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生物性,还会追求对生物性的超越。

所以,对女人来说,艰难的怀孕、痛苦的分娩和喂奶,并没有让她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且相反,让她感觉到自己是大自然无形力量的玩偶,让她不得不忍受着自身的命运,被束缚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中。

她的不幸,从生物学上说,就是注定要重复生命。

男人却不一样,他不用像女人那样受到生理的束缚、只能被动地重复着生命,他可以更自由地创造新工具、去扩张、去开拓新的未来,去创造超越生命本身的价值,给予他们自身比重复生命更重要的存在意义。

慢慢地,男性奴役了自然和女人,让她们慢慢沦为他者、非本质,她本身并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永远只是依赖男人才能存在,她的价值只有通过男性才能得到体现。

即便是他们会崇拜母亲和女神,那也只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偶像,事实上这一切都附属于他。

女人完全被归入了东西的行列,而男人力图用他征服和拥有的东西装饰自己的尊严;他者在他看来保留着一点原始的魔力;怎样把妻子同时变成女仆和伴侣,这是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他的态度随着一个个世纪的流逝而变化,这也带来了女性命运的变化。

既然女性是他者,也就意味着她们“是面对主动的被动,是粉碎统一的复杂,就是与形式相反的内容,就是抗拒秩序的混乱。因此,女人注定作恶”。**女性的一切,都被看作是非正常的、令人厌恶的。

**这让我想起上野千鹤子的《厌女》这本书,里面就说到: 男人为了成为性的主体而将对女人的蔑视深值于自我确认的核心,就是厌女症。厌女情结简直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对于这部历史,作者作出如下总结:

整部妇女史是由男人写就的。同在美国一样,没有黑人问题,这是一个白人问题;同样,“反犹不是一个犹太人问题,这是我们的问题”;因此,妇女问题始终是一个男人的问题。可以看到,男人一开始是为何以体力取得精神的威信;他们创造了价值、风俗、宗教;女人从来没有跟他们争夺这种支配权。

这归根到底是男性的问题,他们关注的只有自己的计划、自己的需要,从而去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不是女人的低下决定了她们在历史上的无足轻重,而是她们在历史上的无足轻重,使她们注定了低下。

三. 神 话

这部分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剖析了背后的深层意图。

虽然女性地位低下,但一些神话里依然会有女性的角色。但其实这些女性角色的特点,正是集中体现了男人对女人的完美要求,本质上只是为男性服务,是男人们的计划。这种神话,加强了女人们的非本质身份。

所以,女性在神话中的角色一般是妻子、母亲、爱神,永远只是男性的附属,只是一个次要的角色,她们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创造世界的进程中。

女人首先是作为妻子出现在父权制中,因为最高的创造者是男性。夏娃在成为人类的母亲之前,是亚当的女伴;她被献给男人,是为了让他占有她,让她怀孕,就像他占有土地和使土地丰收;通过她,他把整个大自然变成他的王国。

在书中,作者就以一些作家的在其作品中创造的女性形象作为例子,分析他们眼中的女性形象:

01 蒙泰朗
虽然否认了女性神话,但却又将女性变成魔鬼,否认她们的理智,觉得她们是不健康的、病态的、不干净的,她们应该忍受自身不可改变的命运。

02 戴·赫·劳伦斯
即便女人是善,还是应该服从男性权威,因为男性掌握着智慧的秘密。

女人不是恶,她甚至是善,但要从属于男人。劳伦斯给我们提供的仍然是“真正的女人”的理想,就是说还无保留地接受他者身份的女人的理想。

03 克洛代尔
歌颂女性的献身,把她对孩子、丈夫、家庭、祖国、教会的服从看成是她走向得救的道路,并以神的名义将这等级神圣化。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改变等级,而是“企图让等级永远固定不变”。

04 布勒东

把女人看成是真理、美、诗歌、神,看成是一切,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她自身,只是男性幻想中的完美他者形象。

05 司汤达

在司汤达的作品中,终于能看到有血有肉的女人形象。波伏娃说:

我离开当代,如今回到司汤达身上,是因为走出女人被轮流打扮成泼妇、水仙、晨星、美人鱼的狂欢节,接近一个生活在有血有肉的女人中间的男人,那是令人愉悦的。

司汤达给予女性以自主性,让她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依附于男性。

/

这一系列的女性神话,也让我想起之前讨论得比较热烈的 “母职捆绑”,和这里也是一致的:将这些角色特质看成是女性的义务甚至是天性,强加在她们身上。

将女人等同于利他主义,就是给男人保证他拥有忠诚于他的绝对权利,就是强迫女人要绝对地忠诚。

把女性看成神,加深了对她们的奴役。而当拒绝神话、承认她们是人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把浪漫、诗歌、激情、冒险、感情等都取消掉,只是希望把一切都建立在真实之上。

只有把女性神话否认掉,才能把女性重新变为人。

到了现在,虽然境况有了一定的改善,男性在某种程度上能慢慢地将女人看成同类,但他们在潜意识里却还是继续要求她是非本质,这两种不可调和的命运在女人身上“制造一种剧痛”,引起了她的失衡。

在男人身上,在公共生活和私生活之间,没有任何断裂,他越是在行动和工作中肯定他对世界的控制,他便越是显得像男性;在他身上,人的价值和生命价值是一致的;而女人自主获得的成功是与女性身份相矛盾的,因为男人要求“真正的女人”变成客体,变成他者。

当有朝一日,男人能接受正在出现的处境,女人也能毫无痛苦地做出改变时,女人才能充分地成为人,通过自身生活,获得真正的自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