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资治通鉴》[733]| 诸葛恪东兴大捷,难道是因为南方人更抗冻?

[资治通鉴白话文]

当初,吴大帝孙权筑东兴堤用以遏止巢湖之水外流,后来进攻淮南反而被曹魏湖内水师击败,遂放弃东兴堤,不再修护。这年冬季十月,太傅诸葛恪集合大众于东兴,再次修筑大堤,连结左右两座山,山上建筑了两座城,各留千人把守,派将军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城,然后率军返回。

魏国镇东将军诸葛诞对大将军司马师说:“如今乘着吴国内侵,我们派王昶进逼江陵,毌丘俭兵向武昌,牵制上游吴军,然后以精兵攻打这两座新城,等他们救兵赶到,我们已经大获全胜了。”

当时,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毌丘俭等都各自献上征讨吴国的计策。朝廷因为三位将军的计策都不一样,咨询尚书傅嘏的意见。

傅嘏说:“这些计策,有的主张出动舰队,横渡长江;有的主张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有的主张在边界扩大屯田规模,以观其变;这些,这的确都是攻取敌国的常用之计。唯有屯田之计,最为可靠。可以下令王昶、胡遵等人,选择险要地区,筹备设施,命三位将领的部队,同时进驻。

“一旦开始屯垦,堡垒连绵交错,形势就已达成,智勇可以施展,巧拙得以运用,军事谋划,可以掌握计策的得失;与敌人接触,可以知道双方力量对比;敌情真伪,都逃不过我们的掌握!反之,如果以小敌大,则徭役繁兴,而民力枯竭;以贫敌富,则赋敛沉重,而财物匮乏。所以,孙子兵法说:‘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敌人安逸,能调动他疲劳;敌人饱食,能调动他饥饿。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师不听。

十一月,朝廷下诏,命王昶等三路并进,攻打吴国。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毌丘俭攻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七万人攻东兴。

十二月十九日,吴国太傅诸葛恪将兵四万,昼夜兼行,救援东兴。胡遵等下令诸军建浮桥渡水,列阵与大堤之上,又分兵攻打两城。城在高峻之处,一时难以攻下。诸葛恪派冠军将军丁奉与吕据、留赞、唐咨为先锋,从山的西面而上。

丁奉对诸将说:“我们的行动太过缓慢,如果敌人占领有利地形,便很难对抗,现在,由我抢先!”于是请其他部队让开航道,丁奉率领属下三千人先行。当时正刮北风,丁奉扬帆行船两天就到达了东关,随即占据了徐塘。

此时漫天飘雪,天气十分寒冷,魏国胡遵等人正在聚会饮酒。

丁奉见魏军前部人数不多,就对手下人说:“求取封侯赏爵,正在今日!”于是让士兵们都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刀和盾牌,裸身爬上堤堰。魏兵看见他们,都大笑不止,而不立即整兵对敌。

东吴军遂攀上堤岸,立即击鼓呐喊,杀声震天,直砍曹魏军前哨各营。这时,吕据各军也已抵达,立即投入战场,魏军惊恐万状四散奔逃,争相抢渡浮桥,浮桥毁坏断裂,魏兵自己跳入水中,互相践踏着逃跑。

魏军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等,全被斩杀,死亡数万人。韩综过去是吴国的叛将,多次为害吴国,孙权常常痛恨得咬牙切齿,诸葛恪命砍下韩综人头,送到首都建业,呈献孙权祭庙。缴获魏军的车辆、牛马、骡驴等都数以千计,辎重武器,堆积如山,凯旋而归。

[点评]

吴魏两国都刚刚新换掌门人,东吴的诸葛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干了一件事:在吴魏对峙的前沿东兴,修筑大堤,构建工事,这无疑是对魏国明火执仗的挑衅。相当于两个人本来和平共处,突然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面前秀肌肉。

此时,曹魏经过高平陵之变,实际上是司马家族执政。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接手朝政,他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摆平各种政治势力,其中主要是树立威望,因为他资历浅,不同于他老爸司马懿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众人服气。这时面对东吴的挑衅,他必须回击。所以他拒绝傅嘏的屯兵以战,步步为营的建议,发动三路兵马攻吴,其中攻打东兴达7万之众。

然而最终结局,东吴以少胜多,魏国大败亏输。盘点这次战役,我们会发现一个直接影响战局的有趣因素,那就是天气。

十二月份是冬天,天降大雪,那是非常寒冷。按道理,魏国军队来自北方,应该更抗冻,可是双方对待天寒地冻,让我们大跌眼镜!曹魏的大将胡遵、诸葛诞“置酒高会”,领着人喝酒,这不是饮酒作乐,而是通过饮酒驱寒。而东吴的丁奉,大冷天,他却让将士脱下铠甲,裸身投入战斗。

丁奉这简直是“神操作”,起到了奇效!魏国官兵一看,东吴的士兵光着膀子冲上来,这不是一群神经病吗?光顾着看笑话,而忘了这是在打仗。还没有醒过神,人家已经是手起刀落!三千奇兵破七万大军,一波冲击,就让魏营溃不成军。当然,这不是丁奉三千人的独自功劳,因为,吕据、唐咨等人的队伍,陆续投入战场,令魏军如同遭受一波波海潮般的冲击,根本没有喘息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看起来东吴南方人更抗冻,下雪天竟然能光膀子?

这有几个原因:

其一,同样是“冷”,不同于北方的“干冷”,南方的冷是“阴冷”,这种阴冷,北方人肯定不适应。我曾在冬天去过江南一带,赶上下雪,那种带着湿气的寒冷,冻得真是受不了,只能跑到带有空调的宾馆待著。

其二,丁奉这三千人马,不是普通部队,是诸葛恪所训练的那一批最精锐的丹阳兵,他们身体素质极佳,相当于能够应对各种恶劣环境,的特种兵,而且他们擅长山地作战。东关大堤和城池处于山麓,魏国虽然有7万军队,但不能像平原那样集中布阵,只能形成散兵营。丁奉的丹阳兵,脱下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戴着头盔拿着刀和盾牌,更能发挥出敏捷性和机动性。

其三,裸身还有一个作用,相当于另类的“背水一战”,你不激烈运动,那真得冻趴下,所以吴军士兵必须奋勇杀敌动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处于极度高亢状态,那战力值自然爆表。

这次东兴大捷的功劳,当然要记在主将诸葛恪的名下,不过,他首先得感谢手下丁奉的奇兵逆袭。

三国时期各国都有虎威将军,比如蜀汉的赵云、东吴的吕蒙,以及曹魏的于禁。吴军取得了东兴之战的胜利,而丁奉率领的三千人是胜利的关键!此战结束后,丁奉被封为灭寇将军、都亭侯。四年后,丁奉又被加封为虎威将军。这也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位虎威将军!

吴国太傅诸葛恪凭借此战,威望和权力达到巅峰,受封阳都侯,加领荆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但是,诸葛恪本来就狂傲自大,这一战更让他骄纵无比,从而埋下败亡的隐患。

这一战,对魏国的打击是巨大的,最后连礼制居然也受到产生影响。东关之役死者众多,司马师下令丧礼从简,守丧期间也不禁止婚嫁和入仕。

本来,这次失败是司马师的奇耻大辱,搞不好也会引发信任危机。不过,司马家族属实厉害,司马师对善后处理做得非常聪明,他不但没有丧失威信,反而赢得大家的支持。他是怎么做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