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着眼睛,你會看的更遠


1


當你遇到一件很棘手的問題時,你會怎麼辦?


打個比方說:


某天到樓下取快遞,你沒帶鑰匙就這麼下樓了,還把門給鎖了。取完快遞後回家,發現你在門外,而鑰匙在屋裏,家人在千里之外旅遊,這時你咋辦?


當然,遇到這種情況當務之急是找一個專業開鎖的把門打開,而不是一直盯着鎖看,因爲鑰匙在屋裏不在鎖孔上。


是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當我們嘗試解決任何問題的時候,只盯着問題看,盯着問題想,盯着問題找解決方案,通常是效果不佳的。


可是我們很多時候卻只會用在鎖孔裏找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俗稱的“鑽牛角尖”。


2


在《認知方法論》中,吳伯凡老師就舉過這麼一個例子:


《寂靜的春天》的作者蕾切爾•卡遜注意到,春天本應該是鳥語花香的,但在美國的一些地方,卻聽不見鳥叫了,爲什麼?


她從這個現象入手開始追蹤,發現了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很多農場過量使用殺蟲劑引發了這一系列的後果。蟲子去掉了,鳥兒也沒有了。因爲鳥是喫蟲的,蟲子沒有,鳥自然就不再有了。而沒有鳥會導致什麼呢?導致需要使用更多的殺蟲劑。作者認爲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


但蕾切爾•卡遜要講的還不是這個事,她說的是人類在使用殺蟲劑的時候遵循的一種思維方式:當你遇到麻煩的時候,你會從你有限的認知出發,找到一種解決方案。這種方案好像很有效,但它的後果往往事與願違,甚至會出現災難性的後果。


當人大量使用殺蟲劑的時候,一方面蟲子的耐藥性提高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它的天敵巨量減少,甚至滅絕——你的解決方案因此鑽入了一個牛角尖,這牛角尖讓你的選擇越來越少、效果越來越差、代價越來越大。


3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看問題的方式?


吳伯凡在《認知方法論》中提到兩種認知方式:“眯着眼看”和“瞪着眼看”。


眯着眼看是看整體,瞪着眼看是看局部。


當你瞪着眼看一件事情,給出解決方案的時候,很可能你的方法是“局部有效,整體無效”,甚至是災難性的。


而眯着眼看,才能看的比較全面,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


4


比如:


很多父母苦惱:“我這孩子怎麼就這麼沒耐心呢?!” 於是,就想盡辦法去提高孩子“注意力”;恨不得一天24小時盯着孩子。結果呢?家長越來越感到教育的“無力”,而孩子則越來越無所適從。其實問題就在父母身上,因爲父母就是沒有耐心的,而孩子其實只是在複製父母的行爲罷了!


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當我們做好自己,提高自己時,那麼孩子的很多問題就容易解決了;所以,做最好的父母才能“收穫”好孩子。


再比如:


記得在2011年當班主任時,學生進校時我就在班會上三令五申的強調不準早戀不準早戀,每天像“老母親”一樣盯着她們不算,還不斷在各種場合強調早戀的“危害性”。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們班的團支書,我的得力小助手,第一個“站在了我的對立面”,居然早戀了。


當時,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打擊”,這麼老實的孩子,我最想不到會戀愛的孩子也早戀了;它,給了我一個審視自己教育方式的機會。


我突然意識到,戀愛是少女的本能,壓抑只會適得其反,只會使得她們更加好奇,在好奇之下,就會產生無數的“可能”。團支書能戀愛,那麼班上戀愛的同學肯定不止一個。想到前幾屆有個早孕退學的,我坐不住了,當晚就召開班會:告訴同學們如何正確對待愛情與學業,以及如何平衡這兩者的關係。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很欣慰的是:當初早戀的團支書和那個男孩結婚了,10年了兩人依然恩愛如初。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茨威格說的那句話:“凡是受到壓抑的東西,它總想方設法爲自己尋找一條出路,哪怕是一條曲折道路。”


“那個少女不思春?”一味的壓抑其本性,這種“瞪着眼看”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會使自己鑽入牛角尖,所取得的效果會越來越差;而只有用“眯着眼睛”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後給予她們正確的引導,才能使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5


所以,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不能只看單點,而要看到整個事件的系統網; 然後要拆解分析系統背後運作的底層邏輯;同時要明白問題不可能完全杜絕,問題的解決過程總是伴隨着新問題的產生,在複雜系統中要用那個原理來制衡系統的運作,而不是單純的刪除掉有問題的點。


在生命的過程中,成長就是認知不斷升級形成的結果,每一次的學習,每一次的經歷,都會使思維得到昇華。


最後,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願我們一起認知迭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