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所有平淡無奇的小事,都是教育上的“大事”

一點修煉 | 專注少年人格,讓每個孩子擁有充沛的內動力

前幾天,一玖媽媽通過親子日記,給我說到一件事。

“晚上,他回到家就回到房間看手機,我洗好水果,敲門給他送過去,他很不高興地說不喫,我還是把水果放在他桌子上,又把他桌子上的垃圾拿走,他又說:拿走,我不喫。語氣比剛纔還差,我就拿走了,再也沒說什麼。”

看完這個事,停下來,感受一下: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是什麼感受?如果你是裏面的孩子呢,你又是什麼感受?


- 1 -

孩子的感受 

這件事勾起了我的回憶,曾幾何時,幾乎相同的事情就發生在我身上。回想起來,那種情況下,我發現我的感受,居然也是生氣。

爲什麼?以前沒有去理會內心活動,現在來看,當時的感覺大概是這幾點:

第一,感覺到挫敗,沒有自主感。爲什麼不能我自己決定要還是不要,難道我沒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嗎?

說明:青春期孩子在從小孩邁向成人的過度階段,也是內心分離階段,充滿着矛盾心理,既需要適度的依戀,更需要自主的空間。

第二,不被尊重。爲什麼不經過我同意就直接拿進來,有事能不能先問我一下?

說明:“沒經過對方允許,直接給人家東西”,和“沒經過對方允許,拿走別人東西”,感覺是一樣的:都是被侵犯的感覺!

第三,不被理解。媽媽爲什麼不能在我真正需要的事情上給我支持,而只會在這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兒上操心……她根本就不懂我!

說明:親子和人際溝通,除了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滿足,比如看見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想法,讀懂對方的需求等。

此刻,我想可能會有人想:至於嗎,這不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小事嗎?怎麼孩子會有這種感覺呢!

其實,如果親子關係本就親密和諧,這種互動沒有任何問題,對方讀取到的就是單純的關心與溫暖。。但如果兩人關係本就不好,孩子本就歸屬感不強,對父母沒有那麼多認同,不太親密(當然,這是更早之前原因導致的),那這個互動就會是另一個結果——不好的感覺。

呀,看到這,是否感覺教育是有點難度,不太容易把握!哈,是的,確實有點微妙,真的很微妙……但如果你把握好“感覺”這個核心點,一切又會很簡單。


- 2 -

父母的想法

“思想決定行動”,在那個短短的瞬間,媽媽所有的舉動一定受內在的認知和信念支撐的(而且這些東西很可能是在潛意識,自己都覺察不到),那到底是什麼呢?

我沒有一一去核實媽媽的想法,但有可能是以下一種或幾種:

第一,水果是好東西,他應該喫;

這種“應該化”的思想往往潛藏比較深,不去刻意覺察,你不會在意到它

第二,他不想喫,是因爲他不知道多喫水果的好處,也就是不懂事(言外之意,就是我肯定比他懂事);

“不懂事”很容易成爲家長們的口頭禪式的信念,致使更多站在自己角度而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忽略孩子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第三,有總比沒有好——東西放在那,想喫的時候就隨手可拿,豈不是很好。

這個世界的好東西太多了,但東西再好,若一個人不需要,塞給他只會成負擔。

最後,自我安慰。我做了這個事,媽媽自己心裏會舒服,因爲又給兒子做了一點事(現在本來可以做的就不多)。


- 3 -

更好的迴應方式

回到剛剛那件事,如果想帶給孩子好的感覺,可以嘗試這樣:

到門口,敲門,問一句:要喫水果嗎?

如果孩子說可以,那就放進去,補充一句:“已經洗了哦”,走人。

如果說不需要,拿走即可。要是你確實希望孩子多喫點水果,那可以加一句:”我放在茶几上,想喫要的話,自己來拿哈!”,然後走人。

就這麼簡單!

說的這麼簡單,那孩子會不會感受不到關心呀?本來溝通就少,那如果這樣下去,豈不會讓我們更加疏遠,家庭更加冷清?

第一,需要肯定的是,需要對孩子表達關心,這個是必然,這是“發心”的問題,但具體怎麼做,如何讓對方感受到關心是“表達方式”問題,這兩個不一樣。

就像剛剛的例子,在問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想表達關心的“發心”已經落實,同時,代表關心的“表達方式”已被對方接受(帶給孩子好的感覺),這就是一次爲“內動力做加法”的互動!

第二,很重要的一點,溝通不在話的多少,而在於有沒有get到點。。不是說的多,就代表溝通好,一句踩到點的話,勝過一百句無味的“囉嗦”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由“送水果”——這件平平常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給帶出來的,但這背後涉及的心理和教育意識很多。若我們知道很多教育道理,而忽略了這些具體事件,那一切都只會如“空中樓閣”般存在。

生活中,每天有多少類似這樣的“小事”發生?洗衣,喫飯,起牀……真正能把這些小事做好,孩子的基礎感覺就會好,內動力就是這麼一步步、一點點培養起來的。

生活中所有看似平淡無奇的小事,其實都是非常值得認真對待的“大事”。


/ END / 

原創 | 一點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