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子中看边疆的人间百态

《律师日记》
【著】杨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8月版

以理论研究为主的法学博士,有一天从书斋到了田间地头调研,在边疆开展为期四年的律师生涯,并且将办案过程中的日记整理成册。光听这个背景就知道这是一本与法学理论书不一样的书,看理论的书可以学到很多法学逻辑和整个体系框架,但读实践类的书籍时,更能感受到法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一直在磨合,更何况本书的实践地点是在以农业为主的西南边陲某地。

做律师与做学者是完全不同的,从书斋到法庭也是需要经过很多的历练。作者选择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小城开始自己执业律师的调研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自己的调研寻找了一个便利的条件。在以熟人社会为基础的边疆小城,有一些人脉关系在法律业务的开展上会带来很大的便利。作者就是在其小姨开的餐馆边的小房子中摆了一张桌子,就开始等着客户上门咨询,还真的是能够接到老乡的各类业务。

西南边陲的小城生活本就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在书里对背景文化做了很多的铺垫,同时作者也会在注释中加上自己的观察。比如,周二周三两天是法官比较忙的时间,原因是这两天是当地赶集的日子,法官为了便民就会集中在这两天尽量多排案子。边疆的地貌更平原地区不同,从山里寨子出来的农民往往要走上近百公里样子的路程才能到达市里,也因此很多寨子里面的农民都是会趁这个机会同时来市里办一些事情。作者也观察到一周中的这两天,到城里来解决司法纠纷的数量也相对其他几天来高出很多。书中的这些细节,对于社会学研究上也很有意义,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了解边疆生活的一个切入口,如果不是实地调研的人,在书斋中也很难去发现这个规律。

因为从寨子到市里的路程遥远,人们在处理司法纠纷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成本核算问题,其中一个案例就很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这是一对要离婚的彝族夫妻,双方和平离婚,但却要求律师写诉状起诉离婚而不是直接去民政局离婚。原来是去离婚登记的地点比起到市里法院起诉离婚,路程远了很多不说,还特别麻烦,不如在每次赶集都会来的市里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来的方便。书里就点出了,人的脑子中都会计算下成本去做事,这里的阿哥阿姐的起诉离婚行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在这里还看到了另一个习俗,案子中的两位结婚是经过法定登记的,但在少数民族寨子中,还有很多结婚都没登记,要么是没到法定年龄,要么就是寨子里面请大家吃顿饭就被认可结婚了,那么当两人分开的时候也必然不用再经过法定离婚程序。这也算是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吧。

我们在东部的城市能见到农民工,在西南边陲小城中也有农民工。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民来到城市寻找打工的机会,他们在工地上做一个月的工可能比在家种地一年的报酬还多。但他们中的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又不高,有些连汉话都讲不清楚,在遇到工头欠费等侵害他们权益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又难以维权。书里有农民工维权的案子,也有工头被农民工家人过分维权的案子,案子本身并不是什么疑难案件,但在受理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无不体现了边疆农民的生存状态、法官裁判时的价值判断、勤劳致富成为工头的农民工的无奈、有据理力争的律师也有坑了当事人还接受当事人好处的无良律师。比起法律本身,参与进司法活动的每个活生生的人,看着更加令人触动。

最后当然是离不开司法活动的裁判者法官,在书里看到很多替当事人着想的法官。在边疆山区,法官的调查取证和文书送达可能就非常耗费精力。文书送达只是教科书中短短的几行字,但在现实中遇到找不到被告,或者被告拒不接收,法官可能还要跑到寨子中去找到当事人,或者在特定的地方等着当事人,这个案子才能继续下去。调查取证也是,坐几个小时到山里的寨子中去,对于基层法官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他们都是在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他们在如此辛苦的工作环境中依然坚持这份职业理想,本身就很值得尊敬。

边疆律师日记让读者透过每个案子看到了当地的人间百态,通过读故事进行普法,也通过这些故事看到了边疆人民的真实生活。有欢乐也有痛苦,有开心也有无奈。法治建设不是只靠法官律师这样的法律工作者,更是依靠每个公民自觉增强的法治意识,在传统习俗与现代法治之间的磨合不是只靠书斋中的理论研究,更要有这样深入实地的现实调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