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我心中的禅~涅槃(完)

第十二篇:涅槃

上一篇我们说到,无论是南宗的顿悟或者是北宗的渐悟,只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就没有区别。

参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觉悟,那为什么要觉悟呢?因为觉悟了就能成佛,成佛了就可以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什么是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彻底的意思,而涅槃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认为是历经苦难后的新生,比如涅槃重生或者凤凰涅槃。

其实不然,涅槃不是重生而是圆寂,什么是圆寂?圆就是功德圆满,寂就是业障灭尽。

之前讲过了人生八苦,无论是生老病死,一切万物皆苦,总之,只要是活着,都是在受苦。既然活着都是受苦,那能不能去死呢?死了就能脱离苦海吗?

对不起,死了也不能摆脱痛苦,因为有六道轮回,无论是上三道,还是下三道,轮回之后还是活着,活着就得继续受苦。

那怎么样才能脱离苦海呢?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而正觉的核心就是涅槃。

通过修行看透世间一切虚妄,理解万物皆空,然后就可以超越六道,不再轮回,超脱于宇宙万物之中,这就是涅槃。

我们还是继续讲故事吧。

有一次百丈怀海上课的时候,来了个旁听生,是个老头。下课的时候学生们都走了,这老头却不肯走,怀海就去问他:“老先生,你是什么人啊?”

老头说:“我不是人。”“不是人那是什么?”

老头说:“我是只野狐狸,本是这里的住持,只是当时有个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没有答对,结果就堕入了六道轮回,变成了野狐狸。恳请大和尚发大慈悲,教我该如何回答问题才能重新做人!”

怀海说:“好吧,告诉我是什么问题?”

老头说:“当时那个学生问的问题是: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吗?”

怀海说:“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老头说:“我回答的是:不落因果。”

怀海说:“好,你重新问一遍。”

老头就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吗?”

话音刚落,怀海应声答道:“不昧因果!”

老头听完恍然大悟,说道:“我已经脱胎换骨!”

这个故事叫做“野狐禅”,非常的有名。是的,修行的本意就是要脱离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那么,大修行的人不落因果应该也没错啊?那老头怎么变成狐狸了呢?

涅槃是超越生死,所以不是告别轮回,而是超越轮回,既然超越了就不要再讲,回答不落因果反而就落入因果,这个就是还没开悟。

那不昧因果呢?不昧就是不被因果报应所迷惑和束缚,这个才是悟。所以,老头变成狐狸,而怀海却能够救他出来。

所以,涅槃不是重生,也不是死亡,而是超越生死,或者叫不生不死、永恒寂静,这也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涅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余涅槃,一种是无余涅槃。

释迦牟尼悟道后就涅槃了,但是,为了不让法门就此消失,于是就暂时保留了肉身,继续普度众生,这个就是有余涅槃。

而等到佛主80岁圆寂的时候,身体已经不在了,抛弃了五蕴色身而彻底涅槃,这个就是无余涅槃。

但是,这种高深的法门,一般的普通人很难理解和体会,所以,就发展出了西天、发展出了种善因得善果的这些概念,其实,成佛是为了涅槃,而不是去追求所谓的福报。

当然,大乘佛教还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和无住处涅槃,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因为无论是何种涅槃,本质都是殊途同归。

至于涅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命体验,说不清,道不明,证得的人自然知道,未证得的人要么不感兴趣,要么假装知道,要么还在证得的路上继续努力。

总之,如玄奘大师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禅不是知识,也不是方法,禅是一种智慧。知识可以传授,方法可以示范,但智慧只能启迪。

那修禅到底有没有用呢?无所用却无所不用。毕竟参禅悟道不仅要智商高,还要悟性好,反之,越懂禅越聪明。

这样看来禅又是有用的,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更好的缓解焦虑,也可以变的更加聪明。

十二篇文章已经写完了,如果你看完了还没有成佛,我们不负责任,佛也不负责任,因为获得智慧毕竟是自己的事情。

正所谓: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这种感觉的快乐,就只有自己知道了,根本无法言表!

写到这里,欢迎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