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金剛經》第四品:妙行無住分(上)

經文:“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上一篇,佛對須菩提說,一個學大乘佛教的人,發心幫助千萬人脫離苦海,如果心中還執着於我相、人相、衆生相和壽者相,那就不是菩薩。

“複次”就是又一次或者再一次,佛又對須菩提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須菩提之前問佛: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現在佛就告訴須菩提了,如何降伏煩惱心?就在佈施的時候、做好事的時候,不執着於我相、人相、衆生相和壽者相,就可以心無所住,就可以降伏“煩惱心”。

那怎麼樣纔是不執着呢?我們上一篇講到了“三輪體空”,即施空、受空和物空。

所謂三輪體空,就是在佈施的時候,不能有“我曾經佈施過”、“是誰接受了我的佈施”、“我跟他佈施過什麼”和“什麼時間佈施的”這樣的一切想法。

接下來佛開始解釋什麼叫做不住相。“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這裏先談到了不住“色”佈施,那麼佛家的“色”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佛家認爲“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構建了物質世界,這四大因素由於因緣和合構成萬物,又因爲因緣復歸還原於四大因素,這種還原、復歸被稱爲“空”,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四大皆空”。

如果把人當做一個小宇宙的話,那麼“地”代表人的身體,“水”代表的是水分和血液,“火”代表的是人的體溫,“風”代表的是呼吸或者氣。

而色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構成的世界,佛家把色又分爲四種:有表色、無表色、極微色、極迥色。

“有表色”:指可以看到的或者可以感受到的,比如顏色、高矮長短等等,包括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構成的物質世界,可以表現出來的一切物質。

“無表色”:屬於精神方面,比較抽象,沒有辦法表示。比如,我們都曉得原子能,但那個“能”是什麼東西?除了正式學物理、科學的,常人並不清楚。

“極微色”:等於現在科學講的原子、核子,微小到幾乎看不見,經由科學儀器纔可以看出來,稱之爲極微色。

“極迥色”:遠大得很,延伸到銀河系統那一邊,包括整個宇宙中間的這一些東西,稱之爲極迥色。

既然四大皆空,那麼就不要執着於這個色相,就好像有人坐禪一樣,如果念頭還在自己的色身上,就會感覺兩腿發麻,所以,這種修行還是住於色。

有人蔘禪打坐一段時間後,可以聽到佛經的聲音或者聞到一些香的味道,如果這樣就覺得是悟道了,同樣也是住色住相了,要趕緊放下,不然就會走火入魔。

有人蔘禪打坐一段時間後,發現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沒有感知了,就覺得是入定了,其實這也是住於色,而禪宗把這種禪叫做“冷水泡石頭”。

坐禪功夫深的人,打坐後身體會奇妙的接觸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樂,身心達到了一種常人沒有的空靈境界,這種叫做“內觸妙樂”。

而實際上菩薩是不允許入這種定的,因爲入了這種禪定,就不肯去度衆生了。誰都願意享受內觸妙樂,哪還願意跑出去度人呢?

所以說,菩薩境界是內觸妙樂,觸是身體的感受,但是一個真正學大乘佛法的人,是不應該住於內觸妙樂的境界,是要應無所住行於佈施。

“法”是意識境界,是屬於觀念、思想、精神方面。如果你心裏還有個空空洞洞清清淨淨,就已經落在法上。

所以說,把身體外面的一切丟完空完了,再把意識方面的也丟下了,這才叫做學佛,也就是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佛說要這個樣子纔對。

那麼接下來,“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以菩薩應該不住相而行佈施,爲什麼呢?如果菩薩可以不住相佈施,一切現象都不留的話,那麼他的福德有多大呢?大到不可思量。

什麼是“福德”呢?

福德說簡單點就是福報,就是通過一些善行而所得的福利。

那麼福德和功德有什麼區別呢?

福德是可以自己與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錢、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受用的,修持清淨心是可以讓福德轉化爲功德。

斷惡修善是因,得到福德是緣,獲得福報是果,有大福德自然有大的福報,但是不管怎麼大也脫離不了六道。

而功德只能自修,是自己內在的修行功夫,就好軍功、榮譽一樣,這個沒法和別人共享,沒法送給別人。正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所以,助人爲樂是修福德,修行持戒就是修功德。

那麼有哪些福德呢?我們經常說的五福臨門中的“五福”又是什麼?最大的福德又是什麼呢?

請關注下一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