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第一篇:写在前面

一、为什么要写《心经》?

佛教的经典浩如烟海,如果只读一本的话,你会读哪一本呢?毫无疑问,一定是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虽然只有短短的200多字,但是,它的语句简约却能涵盖甚深般若的意思,能够清晰的表达佛教般若学说的概要。

所以,《心经》在佛教经典中的地位无比崇高,而在世间也几乎是无人不晓,很多人都能够背诵《心经》,甚至恭敬的抄写《心经》作为修行的功课。

从《心经》的名字上来看,我们就能看出它的重要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说是智慧,到底对不对呢?可以算对,但是,不够全面。

般若跟我们常人讲的智慧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经常说的智慧叫做有漏智慧,就好像房子漏雨一样,有缺陷,也不完美。

而般若是无漏智慧,是完美的智慧,圆满的智慧。

般若有三种,第一种叫做文字般若。

什么是文字般若?文字能够等同于般若吗?当然不能!但是,般若需要通过文字去表达、去传播。

所以,文字有助于催动般若,比如佛讲的开示的东西,或者佛弟子所听到的佛法,不管是他们讲的语言,还是后面印刷出来的经文,都是文字般若。

第二种叫做观照般若,什么是观照般若呢?就是通过体验世间的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实相而获得智慧。这种智慧是清净无漏的,能够照见诸法皆空的,这个就是观照般若。

第三种叫做实相般若,什么是实相般若呢?就是你已经通达了真如之理,通达了佛法之究竟。这种般若超离出了一切虚妄之相,诸法实相,摆脱了一切世俗性,包括了文字相、语言相等等,是最高境界的般若。

而波罗蜜多的意思是度,度到哪里?彼岸。为什么要去彼岸?因为彼岸是净土,也就是佛国,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可以超脱生死轮回,从而究竟涅槃。

心经的“心”是核心的意思,就是最重要的教义。所以,《心经》经名的意思就是用完美的智慧,无漏的智慧来度到彼岸的最核心的教义。

所以,《心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重要最重要的,也是所有修行者必读的一部经典。

那么,读懂了《心经》就能成佛吗?不能!因为禅宗的六祖惠能禅师说过,手指指月指非月,得月忘指才是觉悟。

那为什么还要读呢?因为即使手指不代表智慧,但是可以指出智慧的方向,或许也是获得智慧的途径吧。

《心经》的传播非常广,目前全世界对于它的注释就有200多种,而中国的注释只有40多种,也就是说有160种都是外国人撰写的注释,可谓是全世界范围的传播了。

可见这部仅仅200多字《心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是不过分的,而中国佛教般若类经典当中,最简明扼要,最提纲擎领的非《心经》莫属。

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理解来写这部经典,用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诠释它的教义,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读懂这部经典,从而获取终极智慧。

同时,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和探讨,迷时师度,悟时自度,脱离苦海,究竟涅槃!

那就准备开始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