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9.8:真小人见利则喜,伪君子有过必文

「子张篇第十九」8

【原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有过恶一定会掩饰。”

【注释】

“子夏”,孔门十哲文学科弟子,小孔子44岁。15岁即入孔门,曾随孔子周游列国。

“小人”,此处指无德者。

“文”,音“问”,掩饰。

【评析】

“小人之过也必文”,其中的“必”字其实大可商量。“小人”有“真小人”和“伪君子”之分。真小人往往不“文”其过,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也有“羞恶之心”,而是因为他们价值观倒错,对于过恶根本就不以为耻。伪君子则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因为利欲薰心,所以会文过饰非,以获取利益、逃避责任。真小人常常是“盗亦有道”,而伪君子则是“盗亦无道”,毫无底线、不择手段。

伪君子总是诿过于人。要么将过错的责任推给“甲乙丙丁戊”,要么就推给“庚辛壬癸”,就是不肯“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若是无法推卸责任,它们就会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自我美化、自我吹嘘,为此不惜篡改历史、编造教科书。它们自我标榜“XX、XX、XX”(以上隐去六字),但事实上却卑鄙、无耻、荒谬。它们惮于改过,却不惮于文过饰非,甚至在做恶之前,就会先为自己寻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美其名曰“XX”、“为XXXX”(以上隐去六字)。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30)。而文过饰非,是为恶矣!

孔子人称圣人,但他却非常谦虚,从不自大。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7.34)。是故自诩“伟大”者,若非夜郎自大,就是骗子,是伪君子,是“过也必文”的“小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