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前言2:全面西化是明智選擇嗎?

​將民主和法治理念付諸實踐,並打造出一套結構嚴謹的政治、經濟體系,確實是西方社會對於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很多人將之歸功於西方“特有”的宗教和文化傳統,對此,著名的日裔美籍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曾師從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說:“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種論點,說某個國家之所以無法民主化,是因爲這個國家此前沒有民主傳統。如果這後一點是必要條件,那麼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成爲民主國家。因爲包括西歐在內,沒有哪個民族和文化不是始於強有力的威權傳統的”。可見,全盤西化並非實現民主的必要條件。

1988年,福山曾因提出著名的“歷史終結論”而一舉成名。福山認爲:歷史的發展只有一條路,即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種統治形式”。然而,無論是“市場經濟”還是“民主政治”,都只不過是社會運行的一種制度“框架”。健康強壯的制度“框架”固然必不可少,但正直善良的文化“靈魂”同樣不可或缺。否則,任何制度“框架”都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腐敗。

果然,26年後的2014年,福山在美國《外交》(Foreign Affairs)雙月刊9/10月號上發表了題爲《衰敗的美利堅——政治制度失靈的根源》的文章,感嘆美國民主政治改革無望、“無路可走”(No Way Out),引發了學界的廣泛關注。文章仔細剖析了美國政治的諸多流弊,認爲美國的政治弊病已經頑固不化,很難出現富有建設性的改革。

福山認爲:美國政治制度日漸腐朽。分權制衡傳統的嚴重僵化和政黨分歧的日益尖銳,導致國家決策效率低下,運行成本高昂;分權體制還給了利益集團和政治活動組織過度的話語權,越來越無法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未能體現美國主權公民的意志。

福山認爲:“當人們對制度的認知固化時,或當得勢精英用權力阻擋變革、維護自身地位時,制度便會跟不上外部環境的變化,從而走向政治衰敗。任何類型的政治體制——專制或民主——都無法免疫於這種政治衰敗。雖然在理論上,民主政體的自我糾正機制有利於實施變革,但強大的利益集團同樣能利用民主機制鑽空子,從而以合法的方式阻擋迫切需要的變革,最終導致整個體制的衰朽”。

福山的這一論斷充分表明:在現有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以“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架構進行社會治理,根本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全盤西化的結果,最終只能是重蹈今日西方政治衰敗的覆轍。因此,全盤西化顯然並非明智之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