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19.9:一以貫之非三變,表裏如一真有德

「子張篇第十九」9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譯文】

子夏說:“爲政者給人的觀感多變:遠看時形象傲然,接近時態度溫然,說話時語氣凜然。”

【註釋】

“子夏”,孔門十哲文學科弟子,小孔子44歲。15歲即入孔門,曾隨孔子周遊列國。

“君子”,此處應是指法家的爲政者。

“三變”,應是指多變,而非確指三種變化。

“望”,遠看。

“儼然”,此處似應爲傲然之意。“儼”,昂頭也。通常是解作莊嚴,今不從。

“即”,接近、靠近。

“溫”,態度溫和。

“厲”,嚴也,有威勢。如《禮記·表記》中的“不厲而威”。

【評析】

《論語·述而》雲:“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7.38)。各注遂多以爲子夏是在說有德君子,甚至認爲是在爲孔子“畫像”。但這種看法值得商榷。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16.10)。有德君子雖有“九思”,但皆“一以貫之”於“仁”,故各種表現之間並無矛盾衝突之感,談不上、也不應該有“變”。

孔子之道尚仁,是以仁爲本,所以孟子主張“民貴君輕”。子夏與法家頗有淵源,先秦多個法家代表人物都出自子夏門下,而法家則是“官本位”,這使得“官人”內心充滿優越感,以致時常不自知地表現出來。就像現在的官員一樣,遠觀常可見其“官威”畢現,傲然昂頭,一副盛氣凌人之姿,故曰“望之儼然”。

儒家講“爲政以德”,要求爲政者有仁德、行仁政,要“導之以德,齊之以禮”(2.3)。法家與此不同,是靠“法術勢”施行治理。“法”是法令,所以馭衆;“術”是權謀,所以馭下;“勢”是威權,所以馭“法”“術”。

儒家君子“溫”然可親,是仁德的自然流露,是“泛愛衆”的一種體現。而法家君子的“即之也溫”,則是對其“儼然”本色的掩飾,是一種馭人的權謀,是對“術”的運用;“聽其言也厲”,則表現了不容置疑的威權,是對“勢”的運用。

因此,本章子夏所謂的“君子有三變”,說的應當不是儒家的有德君子,而應當是居官有位的法家爲政者。即便子夏真是在爲孔子“畫像”,其對孔子的認識恐怕也有偏差,至少“恭”並不等於“望之儼然”,“厲”也不等於“聽其言也厲”。孔子之道有很多都是因似是而非的“傳承”才慢慢變了味道,以致每每遭到後人誤解、批判。學者於此,務需“審問、慎思、明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