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9.9:一以贯之非三变,表里如一真有德

「子张篇第十九」9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

子夏说:“为政者给人的观感多变:远看时形象傲然,接近时态度温然,说话时语气凛然。”

【注释】

“子夏”,孔门十哲文学科弟子,小孔子44岁。15岁即入孔门,曾随孔子周游列国。

“君子”,此处应是指法家的为政者。

“三变”,应是指多变,而非确指三种变化。

“望”,远看。

“俨然”,此处似应为傲然之意。“俨”,昂头也。通常是解作庄严,今不从。

“即”,接近、靠近。

“温”,态度温和。

“厉”,严也,有威势。如《礼记·表记》中的“不厉而威”。

【评析】

《论语·述而》云:“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各注遂多以为子夏是在说有德君子,甚至认为是在为孔子“画像”。但这种看法值得商榷。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0)。有德君子虽有“九思”,但皆“一以贯之”于“仁”,故各种表现之间并无矛盾冲突之感,谈不上、也不应该有“变”。

孔子之道尚仁,是以仁为本,所以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子夏与法家颇有渊源,先秦多个法家代表人物都出自子夏门下,而法家则是“官本位”,这使得“官人”内心充满优越感,以致时常不自知地表现出来。就像现在的官员一样,远观常可见其“官威”毕现,傲然昂头,一副盛气凌人之姿,故曰“望之俨然”。

儒家讲“为政以德”,要求为政者有仁德、行仁政,要“导之以德,齐之以礼”(2.3)。法家与此不同,是靠“法术势”施行治理。“法”是法令,所以驭众;“术”是权谋,所以驭下;“势”是威权,所以驭“法”“术”。

儒家君子“温”然可亲,是仁德的自然流露,是“泛爱众”的一种体现。而法家君子的“即之也温”,则是对其“俨然”本色的掩饰,是一种驭人的权谋,是对“术”的运用;“听其言也厉”,则表现了不容置疑的威权,是对“势”的运用。

因此,本章子夏所谓的“君子有三变”,说的应当不是儒家的有德君子,而应当是居官有位的法家为政者。即便子夏真是在为孔子“画像”,其对孔子的认识恐怕也有偏差,至少“恭”并不等于“望之俨然”,“厉”也不等于“听其言也厉”。孔子之道有很多都是因似是而非的“传承”才慢慢变了味道,以致每每遭到后人误解、批判。学者于此,务需“审问、慎思、明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