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我們怎麼說、如何迴應孩子,就是“感覺”

想通過一件事來映射回答一個普遍關心的問題:如何跟孩子說話——不是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想怎麼迴應就怎麼迴應,而是有參考依據,這個依據就是“孩子當下的感覺”。

這是國慶節前一天,一玖媽媽“親子日記”中的其中一件日常小事。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拎出三個要點。分別來看一下,這個短暫的過程,各種內在感覺的變化。

要點一:返家換禮服,但孩子不緊不慢

孩子的感覺:“會不會遲到”這件事似乎並不那麼重要(遲到請個假就好了),內心比較平靜

孩子的行爲:不緊不慢地換衣服

媽媽的感覺:着急,很希望孩子動作快點

媽媽的迴應行爲:沉默(內心其實想做點什麼,比如催促或提醒,但擔心又起溝通矛盾,所以乾脆啥也不講)

分析:源頭在於,孩子對“遲到”或者“上學”這件事看得是否重要(這裏不討論這個問題的原因,因爲比較複雜,根植於孩子的早期經歷),如果重要,他想必會有緊張感,動作自然會更迅速,如果無所謂,那就容易出現“不緊不慢”的情況。

當我們看到孩子當下的內在感覺,而家長又想做點什麼的時候(而非沉默),可以參考這樣做——

參考迴應(媽媽):“遲到對你會不會有影響?如果有的話,我們要快點了。”

解釋:提問是讓孩子意識這可能存在問題,同時詢問的語氣也是在表示尊重,接着就出了我們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管孩子最終如何選擇,但是這樣表達,已經帶給孩子了正向影響。

要點二:媽媽沒有跟老師請假,孩子很生氣

孩子的感覺:我要遲到了,媽媽理應提前給我請假,還要我來問(覺得這是媽媽的的事),真氣人

孩子的行爲:埋怨、指責媽媽(態度上,爲什麼沒有給我請假!)

媽媽的感覺:媽媽有點自責和內疚,認爲是自己沒做好,確實應該提前跟老師說明一下。

媽媽的迴應行爲:說了句“馬上請”。(而其實說完這句話後,進一步驗證了孩子的初始感覺:這本來是你的事,而你沒做好,現在只不過是在彌補)

分析:眼下來看,孩子覺得媽媽做的這些是理所應當的,如果媽媽也這麼認爲,那是教育認知的問題,正確的信念應該是: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長。如果媽媽內心不這麼認爲,那最好換種迴應方式,比如——

參考迴應(媽媽):“哦,對了,還沒請假,你早點提醒媽媽一下就好了”

解釋:這個迴應雖比較簡單,但傳達了三層意思:

第一,準時上學的人是你,這個是你的事;

第二,沒有做到提醒,是你的責任,而不是媽媽或其他人的;

第三,說出了是孩子的事,並點出孩子應該做更好,但是沒有責備的感覺在裏面,而是很平和地傳達。

要點三:下車時候,提醒孩子拿袋子

媽媽的感覺:擔心,擔心他忘記拿袋子

媽媽的行爲:說了一句:“袋子還沒拿”

孩子的感覺:又在瞎操心,不懂我,囉嗦(前提是他自己知道東西還沒拿,如果他是真的忘記了,那他的感覺會不一樣)

孩子的迴應行爲:態度很不好地說了句“不用你說,我知道”

分析:其實,從這個瞬間片段,我隱約感受到,媽媽潛意識可能會認爲“無微不至的關心就會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愛”,但就跟上次事件一樣,其實這隻會帶給孩子無自主感,無成就感(啥事都得讓你管,搞得自己啥都不行似的),本質來說,這是人的一種本能自我保護,因爲孩子內在的需要是自己能獨立起來。

參考迴應(媽媽):

1. 不說話,只等待。等孩子下車後會不會拿,拿了就什麼也不用說,沒想起來拿再做提醒

2. 直接說“袋子”兩個字就可以。同樣是提醒,簡潔的語句不會讓人感到囉嗦和厭煩(不管他是否記得要拿袋子)。

很多父母內心一直都潛藏一個想法——孩子嘛,就要盡全面的照顧。於是,始終把孩子當孩子(長不大的感覺),愛包辦,讓孩子沒自主機會和空間。但其實,教育的總體思路就是:逐步引發孩子自動成長,並能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日常的每件事中都應該以此爲指導原則來做。

從整個這件事,也許可以發現,“看到孩子的感覺”在溝通中非常重要,我們的一切迴應都應該基於此,具體如何“看到感覺”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在任意時刻,當看到孩子的某種行爲和狀態時,都要問自己:“此刻,孩子是什麼感覺”(在內心,問自己這句話就好了,很關鍵,意識問題),然後再想想自己該如何迴應;

第二,在決定給出自己的迴應(說某句話,做某件事)之前,換位思考,再問自己:“當孩子接收到我這個迴應後,孩子會是什麼感覺”,如果會感覺好,就說,如果不好,那就再行斟酌,直到你自己覺得那是一個會帶來好感覺的迴應。

如此,前期的確是一個“慢”的過程,但慢是爲了後期更快地給出好的迴應,傳遞好的感覺。因爲好的感覺,是內動力的核心!


/ END / 

文 | 一點老師 | 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