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我们怎么说、如何回应孩子,就是“感觉”

想通过一件事来映射回答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跟孩子说话——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想怎么回应就怎么回应,而是有参考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孩子当下的感觉”。

这是国庆节前一天,一玖妈妈“亲子日记”中的其中一件日常小事。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拎出三个要点。分别来看一下,这个短暂的过程,各种内在感觉的变化。

要点一:返家换礼服,但孩子不紧不慢

孩子的感觉:“会不会迟到”这件事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迟到请个假就好了),内心比较平静

孩子的行为:不紧不慢地换衣服

妈妈的感觉:着急,很希望孩子动作快点

妈妈的回应行为:沉默(内心其实想做点什么,比如催促或提醒,但担心又起沟通矛盾,所以干脆啥也不讲)

分析:源头在于,孩子对“迟到”或者“上学”这件事看得是否重要(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的原因,因为比较复杂,根植于孩子的早期经历),如果重要,他想必会有紧张感,动作自然会更迅速,如果无所谓,那就容易出现“不紧不慢”的情况。

当我们看到孩子当下的内在感觉,而家长又想做点什么的时候(而非沉默),可以参考这样做——

参考回应(妈妈):“迟到对你会不会有影响?如果有的话,我们要快点了。”

解释:提问是让孩子意识这可能存在问题,同时询问的语气也是在表示尊重,接着就出了我们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管孩子最终如何选择,但是这样表达,已经带给孩子了正向影响。

要点二:妈妈没有跟老师请假,孩子很生气

孩子的感觉:我要迟到了,妈妈理应提前给我请假,还要我来问(觉得这是妈妈的的事),真气人

孩子的行为:埋怨、指责妈妈(态度上,为什么没有给我请假!)

妈妈的感觉:妈妈有点自责和内疚,认为是自己没做好,确实应该提前跟老师说明一下。

妈妈的回应行为:说了句“马上请”。(而其实说完这句话后,进一步验证了孩子的初始感觉:这本来是你的事,而你没做好,现在只不过是在弥补)

分析:眼下来看,孩子觉得妈妈做的这些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妈妈也这么认为,那是教育认知的问题,正确的信念应该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如果妈妈内心不这么认为,那最好换种回应方式,比如——

参考回应(妈妈):“哦,对了,还没请假,你早点提醒妈妈一下就好了”

解释:这个回应虽比较简单,但传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准时上学的人是你,这个是你的事;

第二,没有做到提醒,是你的责任,而不是妈妈或其他人的;

第三,说出了是孩子的事,并点出孩子应该做更好,但是没有责备的感觉在里面,而是很平和地传达。

要点三:下车时候,提醒孩子拿袋子

妈妈的感觉:担心,担心他忘记拿袋子

妈妈的行为:说了一句:“袋子还没拿”

孩子的感觉:又在瞎操心,不懂我,啰嗦(前提是他自己知道东西还没拿,如果他是真的忘记了,那他的感觉会不一样)

孩子的回应行为:态度很不好地说了句“不用你说,我知道”

分析:其实,从这个瞬间片段,我隐约感受到,妈妈潜意识可能会认为“无微不至的关心就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爱”,但就跟上次事件一样,其实这只会带给孩子无自主感,无成就感(啥事都得让你管,搞得自己啥都不行似的),本质来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自我保护,因为孩子内在的需要是自己能独立起来。

参考回应(妈妈):

1. 不说话,只等待。等孩子下车后会不会拿,拿了就什么也不用说,没想起来拿再做提醒

2. 直接说“袋子”两个字就可以。同样是提醒,简洁的语句不会让人感到啰嗦和厌烦(不管他是否记得要拿袋子)。

很多父母内心一直都潜藏一个想法——孩子嘛,就要尽全面的照顾。于是,始终把孩子当孩子(长不大的感觉),爱包办,让孩子没自主机会和空间。但其实,教育的总体思路就是:逐步引发孩子自动成长,并能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日常的每件事中都应该以此为指导原则来做。

从整个这件事,也许可以发现,“看到孩子的感觉”在沟通中非常重要,我们的一切回应都应该基于此,具体如何“看到感觉”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任意时刻,当看到孩子的某种行为和状态时,都要问自己:“此刻,孩子是什么感觉”(在内心,问自己这句话就好了,很关键,意识问题),然后再想想自己该如何回应;

第二,在决定给出自己的回应(说某句话,做某件事)之前,换位思考,再问自己:“当孩子接收到我这个回应后,孩子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会感觉好,就说,如果不好,那就再行斟酌,直到你自己觉得那是一个会带来好感觉的回应。

如此,前期的确是一个“慢”的过程,但慢是为了后期更快地给出好的回应,传递好的感觉。因为好的感觉,是内动力的核心!


/ END / 

文 | 一点老师 | 原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