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第八篇:什麼是四聖諦

經文: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上一篇我們講了十二因緣,在空當中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的滅絕……也沒有老死,也談不上滅絕或斷絕老死。

那麼接下來的一句就是:無苦集滅道。

什麼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就是佛家著名的“四聖諦”!

什麼是“聖”,聖就是神聖的意思,“諦”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聖諦”就是有四個最神聖最重要的真理。

第一個就是苦諦,世間一切皆是苦,有多少苦呢?佛家說人生有八種苦。哪八種苦呢?

生苦、死苦、老苦、病苦。這個是前四苦,我在《我心中的禪—人生八苦》裏面已經寫過了,這裏就不再多講。

前四苦是講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也是一種身的苦,而後四苦是心的苦。

第五苦:怨憎會苦。

你總會碰到那些討厭的、不喜歡的這種東西或者現象或者人。

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而冤家聚頭幾時休?人世間往往是這樣的無奈,話不投機、水火不容的人如果終生都不見,那是多麼的清淨?而偏偏身不由己,避之不及,擡頭不見低頭見。

人生有三大悲哀:讀一門不喜歡的科系、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睡一個不喜歡的愛人。真是不希望的事情偏偏發生,希望的人卻偏偏不來,造化弄人啊!

第六苦:愛別離苦。

你總要跟你喜歡的、深愛的東西或者現象或者人進行別離。

人生還有三大悲哀:早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父親的離去,就失去了家庭的支柱,愛人的離去,就失去了終身的伴侶,子女的離去,就失去了生命的延續!

兩個相愛的年輕人偏偏被拆散,有的情侶甚至自殺殉情,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情故事,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悽慘旋律!

第七苦:求不得苦。

這個是前面六苦的一種歸納。無論是生老病死,還是怨憎會或者愛別離,爲什麼都是那麼苦?因爲求不得,所求的也是得不到的。

你能躲開生老病死?不可能,得不到。你想不跟不喜歡的人或者事物或者現象碰頭?也不可能,也得不到。你想不要跟你喜歡的人或者事物或者現象分離?更不可能,同樣得不到。

第八苦,五蘊熾盛苦。

五蘊集聚成身,像火一樣的熾烤,前七苦,都由七情六慾所生,由情慾的執持,表現在身心方面,爲色、受、想、行、識五陰的顯現,是苦的總內容。

以上的八種苦,就是四聖諦的“苦諦”,那什麼是“集諦”呢?

集就是原因或者理由的意思,就是事物聚集起來、和合起來發生的相互作用的原因,就是人生皆苦的究竟原因是什麼?

這個原因說到底就是由“無明”而起的,上一篇講了十二因緣,只要有無明就會導致最後的生死輪迴。

第三諦叫做“滅諦”。那什麼是滅諦呢?滅就是滅絕、滅除的意思。既然找到苦的原因了,那麼接下來就要找方法解決。

什麼方法呢?方法很簡單,就是要斷絕“無明”,斷絕由“無明”所造成的各種業,各種欲愛,各種貪戀,各種分別。由此獲得解脫,進去涅槃境界,大徹大悟!

第四諦叫做“道諦”。那什麼是道諦呢?我們要查找原因來解決問題,原因找到了,就叫集諦,方法找對了,就叫滅諦,目標實現了,就叫道諦。

那怎麼斷絕無明呢?方法就是“八正道”!

什麼是八正道呢?它包括:正念、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見和正定。

無苦集滅道,就是在空寂當中也談不到這“四聖諦”。

那麼接下來的經文是:無智亦無得。這裏的“智”指的就是般若智慧,而“得”就是獲得或者證得。意思就是在空寂當中,般若智慧和你所希望證得的那種果,都不可俱得。

如果你心裏想着追求智慧必有所得,那麼就會被“法”所束縛,法就是佛法或者諸法,從而產生妄想,就是執着於法。

所謂:大智無智,證得無得。一定要有所得就是執着,也就違背了“諸法空相”的本來意思。

那麼接下來的經文: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這一段又該怎麼解釋呢?

請關注下一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