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不爲自己

文/滿

《父母的格局》中,講述道一個高中學校二十多年來的校訓就是:“不爲自己”,這個讓我感到很震撼。

一個學校的校訓是“不爲自己”,那麼是爲了什麼呢?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也太高尚和偉大了。的確,我們教育孩子的初衷基本都是爲了自己,爲了孩子更美好的未來,一個理念說:“不爲自己,不爲自己那就必須要站在更高更深的角度去思考,爲了什麼?爲了給社會作出貢獻,所以,一個人的格局,父母的格局,一個家庭的格局,一所學校的格局,都深深影響孩子的成長,未來。

好成績是硬實力,好品質是軟實力,我們希望培養出怎麼樣的孩子呢?這個問題也一直在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反思,探索,孩子如何才能成爲最好的自己呢,如何培養孩子具有仁愛精神、獨立意志、社會擔當、終身學習和有幸福感的人呢?

馬雲說:“每年有1400萬新生兒童,大概真正特別會讀書擅長考試的人不會超過5%,還有1300多萬的孩子,他們考試不擅長,但他們有別的強項,所以能夠讓孩子在各自的領域裏做到拔尖,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培養。”

是啊,每一個孩子都有每一個孩子的有用之處,不要當愛學習的傻子,要做會學習的孩子,要在無數的選擇中,學會選擇和判斷,只要會學習,對學習和世界充滿好奇心,充滿樂觀,充滿愛的人,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孩子的視野,如果能夠真正做到不爲自己,是多麼了不起,首先作爲家長,我的心態是不是有不爲自己的想法,一個孩子的格局有多大,取決於父母的格局有多大。

我希望能夠成爲對社會有幫助的人,那我就必須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言行舉止,所思所想,深深影響我的孩子們。

比如我希望好的教育能夠讓所有的孩子都變得更加優秀,我應該要怎麼做呢?

比如我希望老人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感受到更多的愛,我應該要怎麼做呢?

比如我希望家庭婦女能夠有更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孩子、面對老公,我應該要怎麼做呢?

比如我希望更多的智障人羣的生活得到保障,我應該要怎麼做呢?

比如我希望自己爲社會做出更多的有價值,有利於人民的事,我應該要怎麼做呢?

這些問題都是我經常性會反思和關注的問題,我不知道我的一己之力,如何能夠成爲現實,空想一萬遍,也是零,因爲沒有實踐,問題永遠在我的腦海裏盤旋。

做到“不爲自己”時,自己的境界就會變得更高,更遠,更有意義了。

第一,關於教育問題,我一直在尋找,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教育理念,也適合所有家長都認同的教育理念,未來,也許我不會長期從事此時的工作,我喜歡孩子的教育,喜歡研究孩子的教育,讓孩子變得更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第二,關於老人問題,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比較枯燥無味,年輕人外出打工,產生隔閡,沒有心理的溝通,老人容易生病的一個原因,是缺少愛,缺少關注。用文字的力量來發動更多的人多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第三,家庭婦女的問題,家庭婦女的心結,比較多,其實很多家庭婦女承受着精神上的壓力,能不能學習心理諮詢,成立心理諮詢開導,讓婦女看到更多的希望,釋放自己的壓力呢?

第四,殘疾人的問題,有硬實力,讓更多的人不會爲了殘疾而擔憂,提高物質保障,有家可歸,有飯可喫,有人照顧。

第五,我願意,在自己死去後,捐獻自己所有有用的器官,給世界上需要的人,讓我的器官能夠幫助更多的人看到光明,這一點,作爲“不爲自己”的死後心願。

“不爲自己”,人的偉大之處,是不爲自己,當我們總是把不爲自己放在心裏,我們就會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探索,去追尋,去感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