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湖山里人家堂屋里的镰刮

        “镰刮锄头万万年”是东江湖里一句调侃语,意指一辈子当农民,还有一层意思为不老的劳作工具。

        中国地理东西南北土地性质相差不大,使用的农具大同小异,镰刮在湘南占有特殊地位,书上找不到它定位名称的存在,北方有些地域称刨铲,薅锄,只能落入锄头变异行例,长相与锄头差不多,重量大于锄头,利刃的平面比锄头宽三四倍,专门用于刮草皮,修整路面,调壕沟之类,常与锄头并用,是湘南山区劳动生产特有的产物。

        炎帝神农观察野猪拱土,发明了耒耜,形成刀耕火种,耒是柄,耜是铲刀,有耒有耜的工具很多,例如:铁锹,镰刮,锄头,竖锄,刨锄等,五岭农耕博物馆有座炎帝石像,手提耒耜,口尝百草象征农耕文化起源,耒耜在湘南很少用,也不是不用,而是改变了它的形状,耒未变,耜变成了镰刮锄头,因耒耜适宜平原,熟土,而镰刮锄头更适实于平地,山坡,山土。

        家乡五六十年代有位奇人,长得高大,一到入秋便有人请他铲修茶树,山坳上的茶树修成一浪浪土,便于捡茶籽仁,据说他那把镰刮口径有一尺半宽,柄有两米长,胜过常人做事三个人,一天吃一餐饭,大米需要三至五市斤。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可上次问及老父,父亲说亲眼见过此人,但那把镰刮他没见过。

        端午节过后,屋旁附近草地上长满野草,闲时用镰刮铲草皮,摊在地上暴晒一天,趁热收拢成堆,浇上浓浓的洗米水,用薄膜盖住,石头压好;这个节气正是母鸡孵化小鸡以后,母鸡带着小鸡觅食,主人会抱着母鸡,提着小鸡放在发酵了两三天的草堆边,揭开薄膜,草堆里通过沤的热量会生出许多白蚁卵,白蚁卵属高蛋白,小鸡吃了利于生长,母鸡拔弄草堆,每拔一次会发出“咯咯”的信息,小鸡聚拢啄食。曾经认为淘米水会生白蚁,后来才知道,每当端阳节来临,天要下场大雨,河里涨水,白蚁会长出翅膀到处飞,白蚁喜欢温度高的土堆觅食,而不干不湿的米浆正是它们的首选,于是钻入土堆繁殖后代,速度惊人,这种天然的巧合来自于农民仔细的观察和对节气昆虫知识的积累。

        牛耕田有些犄角旮旯耕不到,或水田逼仄不好犁,这时侯必须用镰刮挖;老家双抢抢季节耕牛忙不过来,小水田几乎靠人力挖,模糊记得参与过这项劳动。

        结束最早留守儿童那年,随父母居住在乡里,想种点菜没地,母亲想出个好办法,单位上卖了苹果的藤条篓子装水沟里的淤泥,水沟不深,宽度刚好进一把镰刮,和哥哥吊沟吊了一上午,装满两篓肥泥土,两篓泥径距约二十米左右,过了几天,也不知母亲向谁要的丝瓜种子,种在两个筐篓里,扯了些附近的草盖在上面保湿,洗澡堂里用马桶积尿,天天掺水浇灌,筐篓边扎根竹子,中间草绳把两篓泥相牵,丝瓜藤蔓快相连时,大小丝瓜挂满草绳,一片叶子一个丝瓜,没一处开谎花,瓢虫经常光顾,没谎花也不好意思停留,那年夏天和秋天,丝瓜吃到怕,好在有单位上的左邻右舍帮忙;第二年筐里栽了蔸苦瓜,另一筐依然种丝瓜,调节了一下口味,虽然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但解决了一家吃菜的很多问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