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25——秀外慧中

近日有則新聞: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學生多在家裏上網課。某學生家長捨不得安裝寬帶,去蹭鄰居家Wifi。不想,鄰人覺得自家網速慢,重新啓動更新,並新設了Wifi密碼。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學生家長竟然直接上門興師問罪,幹嘛把你家Wifi密碼改掉?你什麼意思?耽誤了我家孩子考上清華,你負得起這個責任嗎?一語既出,四鄰愕然。

可笑!人家的Wifi,是人家出錢購買的服務,密碼愛咋改就咋改,想咋改就咋改,和你沒有一分錢關係。

可恨!偷蹭人家Wifi,占人家便宜,損人利己,咋還敢登門責問,拿不是當理兒說,還這般理直氣壯,誰給你的膽氣?

可悲!孩子都要參加高考了,說明這個家長也是四十幾歲的人了,簡直荒謬,真是白活。

可憐!自己這個樣子也就算了,如果又是這樣教育孩子,即使這個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又能怎樣?上樑不正下樑歪,坑了自己,害了子孫。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孩子的鏡子,是孩子的學習樣板。爲人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這是自然界躲不開、逃不掉的規律。

爲人父母,要有教養,有文化;原生家庭,要有愛,有溫暖。無論你是富貴人家,是耕讀人家,還是商賈人家,子女教育是家庭頭等大事,父母既要爲人師表,做好榜樣,又要教誨子女,培育培養。

東漢時期有個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博學廣聞,才華橫溢,通經史,精音律,擅詞賦,並獨創“飛白”書體。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的老爸。

蔡邕不僅爲女兒蔡文姬樹立了榜樣,更是從小就對女兒諄諄教誨,專門寫了《女訓》三章以教育女兒。

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通過對女兒每天的梳洗打扮,提示提醒女兒時刻修身修心,既要容顏美,更要心靈美。讀來發人深思。

蔡邕講:“心猶首面也,是以甚致飾焉。面一旦不修飾,則塵垢穢之;心一朝不修善,則邪惡入之。鹹知飾其面,不修其心。夫面之不飾,愚者謂之醜;心之不修,賢者謂之惡。愚者謂之醜猶可,賢者謂之惡,將何容焉?故覽照拭面,則思其心之潔也,傅脂則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則思其心之鮮也,澤發則思其心之順也,用櫛則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則思其心之正也,攝鬢則思其心之整也。”

他告誡女兒,人的心靈也和臉面一樣,是要認認真真修飾的。臉不洗、不妝扮,看着髒兮兮的,不好看;心靈也是一樣,如若有一天不反思、不自省,就容易沾染不好的、髒污的東西。人們一般都知道早上要洗臉化妝,卻不知道要反思自己,修身修心。不洗臉、不化妝,普通人都覺得不好看;要是不修心,心不正,品行高尚的人就會覺得你醜惡。醜,還好說;但要惡,怎麼能在社會上安身立足呢?所以啊,每天早上照着鏡子洗臉時,要想一想我的心地是否純潔;擦胭脂腮紅時,要想一想我的心態是否平和;打底撲粉時,要想一想我的心靈是否清淨;洗髮梳髮時,要想一想我的心情是否和順;拿去梳子時,要想到條理;簪起髮髻時,要想到端正;整理鬢髮時,要想到齊整。

能做到如此,每天清晨的梳洗打扮不也是一次修身修心嗎?一個女子,要得秀外,更要慧中。否則,不就成了“花瓶”,成了“繡花枕頭”了嘛。

能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千古傳唱,能有“文姬歸漢”故事廣爲流傳,蔡文姬“傳父之業”,自是蔡邕言傳身教,家教有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