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记日记#1361 想吃一口甜点心

2020/10/18 星期天 北京

入院第三天,继续无聊。

晚饭后,护士姐姐在我床头挂了个牌牌,提醒我晚上12点以后不许吃东西,不许喝水。明天上午手术,今晚就要开始准备了。

晚饭是五点钟吃的,再吃东西估计要到明天晚上了,将近二十个小时不吃东西,不知道能不能扛过来。以前有个词叫“饔飧不继”,一天吃两顿饭的早餐叫“饔”,一般是上午十点吃,六个小时后,下午四点吃的是第二餐,叫做“飧”。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是“饔飧不继”,日子过的有点难了。我这是遵医嘱,不能吃东西。早点把脚疾解决了,以更矫健的步伐走在寻找吃喝的大道上。

一天三顿饭的习惯没有多久,大概是进入现代社会后城市中慢慢开始的。明清两朝还是两顿饭,官员们早餐一般是早晨五六点,第二餐则是在太阳落山之前。这倒是和我现在的进餐时间差不多。

明清两朝,上朝时间是夏六冬七,因为住所有远近,为了上朝别迟到,就要提前出发,远一点的估计四点钟就要离开家了。这离“饔”还有段时间,距“飧”又过了十个小时,肚子难免会提意见,就需要垫补的吃的保持体力,安神定心。这时吃的东西在汉代称为“寒具”,早晨洗漱之后的小食。到了唐代寒具开始被叫做“点心”,南宋吴曾撰写的《能改斋漫录》中说:“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

白天鹅宾馆的萨其马

下午那顿“飧”吃过后要过很长时间(下午四点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十八个小时)才能吃下一顿“饔”,中间难免会饿,就要吃点东西充饥,点心应运而生。人饿了,容易心神发慌,吃点东西(点心),有安神定心的作用。这个东西既不是饔、飧那类主食,也不是吃着玩的零食,既然要有充饥的作用,必多是一些淀粉含量高的糕饼,如果还能有点甜味就更好了。这个说法很北方,我一直觉得点心就是那些甜味的糕饼,牛舌饼、月饼、桃酥、萨其马、鸡蛋糕等;后来去的地方多了,发现南方人对点心的理解和我不一样,甜咸都有,随时可吃,随餐而上,馄饨、锅贴、面条、小笼、汤圆、醪糟等都是点心,远比我理解的点心丰富许多。

无论甜咸我现在都特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