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价值感幸福感源自自我需要和别人需要同等满足

去年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广受好评,与更早一部新闻纪录片式电影对比后天地悬隔,原因不难解释,故事引发的感性要比论证引发的理性更激发人性共鸣。

其实记录片真实而电影故事虚构。看似不可思议,虚构故事激发热情,真实记录味同嚼蜡,其实折射的正是心理特性:理性用作决策,而感性用作欢呼。

电影故事哪怕是基于事实基础,但是一定要进行艺术加工,才会引人入胜,激发人性力量。

这个力量,一定会呈现为某种主流价值观,或者人性深处被忽略的角落。

正在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借鉴去年成功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一样大获成功。

站在心理学视角下,探讨电影5个故事给我们启发,这才是有意义的事情,本文略微分析一点点心得。


首先满足自我价值感,人生方有味儿

关于人生价值和意义,古往今来不乏智者讨论。比如《论语》“先进”篇季路请教“死”的问题,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非常“入世”,告诉我们好好活过就无悔死去!

所谓好好活过,简单说就是活的有点意义有点价值,起码有点意思。

用心理学术语说就是实现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等等。

具体到生活中,就是不断体验到自我价值感,一个自信自尊者一定是自我价值感满满的人。

为此,看看影片里的这两个故事,就是基于自我价值实现而引发共鸣。

贵州飞船探索故事,一个农村青年凭借兴趣爱好,发明制作外星飞船等科技成果,引发一连串有趣故事,还借助网络直播加入现代元素。

启发共鸣我们的,正是这个年轻人满足了自我价值感需要,或者概括说满足自我需要,这是生活乃至人生有点滋味必需。

想想我们如何度过那么多人生的艰难困苦,这个“应对问句”带来的力量感,正因为我们行为默默满足了自我需要,这个需要也许一点也不惊天动地,吃饱穿暖与人为善,这就足以。

理论依据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满足低层级需要后才会逐步实现高层次需要。

再就是东北那个担任第一书记扶贫的画家故事,甘愿冒着欺骗媳妇的危险,信念也是“喜欢去小村庄生活”,带领农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

这里,明显看出创作油画作品不是本人强烈爱好,也就无法满足媳妇的需要,而首先采取满足自己需要的小村庄生活。

这里需要点明一下,也许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偏颇理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把自私和自利甚至自爱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满足自我需要的言行就是十恶不赦的,岂不知大错特错。

满足自我需要,如同自我成长一样,这是为了增强自我力量,实现自我价值感,才有能力去满足别人,为社会服务。

区别在于,自私只是纯粹的本我欲望宣泄,自利则是遵循现实要求下的自我需要满足,自爱更加考虑超我社会性需要。


其次满足别人需要,生活才有幸福愉悦感

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需要是人人都有的,满足自我需要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这是人生意义之大道。

但是,我们毕竟是社会人,自我需要满足与满足他人需要实际上区分不开,或者说各自为前提,一体两面。

更加正确的说法是,“不要问社会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问你为社会做了什么”,这句肯尼迪总统名言,也作为满足需要的路线图,即满足自我需要——满足他人需要——满足社会需要。

看看影片故事的备注解释吧。

葛优饰演的京城保安,为了给打工者农村人表舅治病,试图偷梁换柱冒用医疗卡治疗,最终以全民医保结局获得解决。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表舅被对峙是否冒用医疗卡时候,为了不连累外甥,原本胆小怕事畏畏缩缩的他,眨眼之间换个人,立即“释放天性”,伶牙俐齿一口咬定卡是捡拾的。

这样做的底气和原因很好解释,就是为了满足他人需要,或者以别人需要为目标,而非满足自己需要。

关键时候,考虑他人利益就是满足他人需要,这就是优秀品质,这个考量之下的自己,压抑自我需要,类似压制本我、遵循超我、面对自我。

另一个故事是出名后女直播衣锦还乡,参加家乡小学校庆活动,一路被巧言令色骗子师弟尾随,这个骗子负债累累,可怜巴巴,花言巧语,几件小事给人理性判断真实骗子一个。

但是,转眼之际,一个小学生的感谢词,侧面揭示这是为了家乡奉献一切的真实大写男人,于是人的心理理性再次判断为这是好人哈。

可见心理操纵性如此容易,“城头变幻大王旗”,小心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骗子。

这里要说的是影片男子为何感动我们,自然就是满足着家乡村庄的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的品质成就感动。

这些满足别人需要的人,生活可能艰苦,事情会有困苦,但是心中一定包含幸福愉悦感,这是最大的回馈。


最后满足自我和别人需要不矛盾,矛盾的只是二元对立思维

上面说了,人人有自我满足需要,这是内驱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也要满足社会他人需要,这是幸福感来源。

我们要做的是并存,而非颠覆,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即此即彼,自己需要和他人需要缺一不可,都要满足。

影片第5个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跟随儿子定居海外的老教师,由范伟饰演,突发老年失忆症,医生诊断需要回到过去最后一课那个片段。

于是,场景回到上世纪的破漏茅草屋教室,老教师被辞退上了最后一节课,为了给孩子黑白画涂上彩色,大雨滂沱,取回颜料,跌倒在水中,最后依依不舍离开山村,离开守护几十年的学校。

这个未完成事件,就成为遗憾的生命拼图,乃至老年时候突然被从潜意识中取出来,补上破碎不全拼图,成为故事展开线索。

这个故事感人之处,在于大家齐心协力,帮助老教师回到从前,其实就是回到潜意识深处,或者把潜意识现实化和意识活,从记忆深处的过去重新回到现实当下。

因为大家都是为了满足老人需要,我们被感动;而最后一课里,老师为了点燃小学生们希望之路,满足孩子们的需要,我们被感动。

与此同时,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当年小学生现在富裕村民需要满足了;老人的孩子事业成功,反映出教师家庭教育需要被满足;这些都是当事者我们自己的需要被满足。

因为自己需要满足,才有成就和价值,才有帮助他人能力。同时,帮助他人满足需要,才体现个人价值,产生心理幸福感。这就是需要法则的一体两面,不可或缺。

用思维发展过程看,经历的是二元对立——相对性——约定俗成,也就是幼儿时候我们思维单纯为非黑即白,童年时候思维变化,青少年时候呈现为相对性,不再非此即彼,只有到了青年期之后,才发展到约定俗成,规则是人定的,需要是人性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