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妥协”“退让”,不如“拒绝”“反抗”(No.155)

案例一:果冻的已知恐惧

又到换季,果冻的“国防身体”也未能抵御此次来势汹汹的病毒,咳嗽、发烧相继光临,“战况”异常焦灼,眼看有持久战的趋势。

我和小刘紧急商议,不得不决定启动应急方案,请求良药的支援。但良药苦口,比猴还精的果爷怎会不知?

小刘把药倒在碗里,带着哀求的语气说:“来,乖,把药喝了吧”,果爷把头一甩,干脆地拒绝“不要!”

心机的小刘为了不得罪果爷,碰壁后悄然撤退,把这难题交给硬刚的我。

我的第一招“哄捧”:“果冻,你最乖啦,这药一点也不苦,喝了好吗?”“不要!”;

第二招“利诱”:“喝了马上就喝奶哦,而且喝很多很多奶哦” “不要,不要!”;

第三招“威逼”:“你不喝的话我就给你贴发烧贴!”(贴发烧贴乃是果冻的“七寸”),果冻一听,脸色大变,不情不愿扭扭捏捏哼哼唧唧地把药喝了。

小结: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不喜欢就拒绝,干脆利落,但一旦被害怕的事物绑架,便只能顺从。

其实,小孩子比大人更懂得拒绝,为何人越长大,越容易失去这项能力呢?

案例二:小刘的未知恐惧

中午,小刘打电话告知我下周的休假旅游计划泡汤,原因是领导又安排了一项紧急工作任务。

话音刚落,我能够感觉到我的愤怒、失望、委屈瞬间从大脑冲向我全身的每根筋脉、每个细胞,整个人像暴走的野兽,失去了控制。

就旅游计划泡汤而已,至于吗?真的至于。

筹划了半年,等待了半年,憧憬了半年,却一次又一次因为小刘工作的种种事由而拖延,一次又一次打乱了我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一次又一次打碎了我的种种期待,仅仅是因为领导安排的那些做不完的工作。

加班与死拼是常态,领导原本下周允许休假的承诺却随风而逝,我质问小刘为何不拒绝?别人干不行吗?

小刘却给我阐述一堆他无法拒绝的理由,譬如如若拒绝,领导心中对他的评价将会一落千丈,以后将如何在单位里立足?未来的事业前途与命运岂不毁于一旦?

小结:似乎是为了显示成熟,大人的世界里很少提“害怕”一词,更多的是所谓的“顾虑”,“顾虑”未来,“顾虑”未知。

一旦被未知的恐惧所绑架,便无法拒绝,只能“忍辱负重”,委屈自己。

案例三:本人的关系恐惧

朋友让我帮一个忙,我有苦衷,拒绝的话却说不出口。

因为我担心,担心朋友会认为我不够仗义,担心我们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担心甚至失去这个朋友……

于是,我还是硬着头皮相助,但时间持续久了,我的内心由为难转为挣扎、委屈、纠结,困扰我很久很久,甚至不堪重负。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和朋友主动谈起我的想法和情绪,并拒绝了她,没想到朋友却很理解和包容,由于我之前并未沟通,朋友也没想到我竟如此为难,还以为对我来说仅是举手之劳。

就在我和朋友敞开心扉的时候,我肩上的重担放下了,终于释怀。

原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即便是拒绝,所谓的裂痕与失去都没有出现,反而显现了一道美丽的雨后彩虹。

小结:其实我也不擅长拒绝,尤其是那些我看重的、在乎的人,所以一旦被关系绑架,我就不得不选择妥协退让,在接受与拒绝二者中不情愿地选择接受。

总结

我想起平日里,我们常常接到许多推销电话,推销卖房、装修、培训等,不需要时我们总能轻而易举地拒绝,甚至会表达不耐烦、生气等负面情绪。

为何?因为我们不害怕,不害怕电话那头的陌生人,不害怕这件事会带来什么严重影响。

但当我们面对着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时,我们常常难以拒绝,只能默默忍受,因为我们害怕,害怕未知的后果。

是因为我们缺乏勇气吗?

其实,勇气只是表象,我们真正缺乏的是 “安全感”,工作上的安全感、关系中的安全感、社会里的安全感……

而安全感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给自足的。鼓勇气不如增底气,做好自己,安全感慢慢也能够培养。

同时,安全感也是可以通过争取和反抗提升的,而不是一味妥协退让。

你退一步,别人并不会因此也回退一步,反而是前进一步,于是,失去了原则和底线的你只能被步步紧逼,无路可退。

这就像被八国联军入侵,再三赔款割也满足不了列强的胃口,唯有拒绝不平等与反抗到底,方能争取合理权益,维护国家尊严。

一味迎合,只是伪成熟;学会拒绝,方为真成长。

给足自己安全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