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離不開孩子,但最好的養老是自己有足夠的錢

從社會人口年齡結構看,我國早就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意味着很多人是“未富先老”,當然國家日益重視社會養老體系建立,但是顯而易見的是,具體到個人不得不進行長遠思考。

過去我們國家流行的是“多子多孫”“養兒防老”,隨着獨生子女政策執行,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社會整體自我需求水平提高,在當前情況下,這個方法漸漸失效。

當然,更準確的說法,依靠孩子養老是必要的,也是首先的,這個在農村尤爲明顯,哪怕養老質量不盡如意,也是現實的解決辦法之一。

作爲城裏老年人,由於已有生活水平已經不錯,採取農村低質量養老怕是無法實施,畢竟我們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那麼如何面對呢?

看一個真實故事。

濟南某退休夫妻,都是高級工程師,培養倆兒子優秀的很,從北京著名高校畢業並留下工作,後來這老兩口年邁,身體出毛病了,倆孩子老是跑回來也不是辦法,雖都有不小住房,也沒人張口接父母去同住,事實上這個同住也不靠譜,最後老人去了濟南當地養老院。

還有一個故事。

三線城市中年夫妻,當孩子去了濟南工作,果斷先買下一套房子放在自己名下,作爲以後養老房子,至於孩子房子再精心挑選。這也是一個養老方式。

老人年邁後,跟着孩子所在城市居住,還是不錯選項,避免孩子心有餘力不足的回去探望,畢竟父母身邊沒有其他子女情況下,這是最好的方式吧。

問題在於,上面濟南退休老人爲何不去北京買房呢,這樣距離孩子近些豈不最好?

也許問題就出來城市高房價上吧。

北上這倆一線城市,稍好些房價每平就是10萬元以上,一般人爲了孩子購房已經傾盡所能,輪到自己實在無能爲力,我想這就是現實之一。

上海幼兒教育費用呢,2歲開始就要英文薰陶,幼兒園開始各種高額高技能學習,以便期待進入好學校,而幼兒園費用價格動輒幾萬元,這些房價、教育費用等等現實問題,一般人想在退休後通過購房與孩子團聚,幾乎不可能。

反倒是二線三線城市,比較起來購房還是有點希望,如同上面去濟南先給自己買房者。

說了這些,一線城市工作機會自然非常多,但生活真的成本很高,而一旦考慮父母年老同住,幾乎無有可能,同住不現實,買房不可能。

咋辦?

《天道》中丁元英那句話,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考慮自己實際情況爲要。由此看,孩子畢業選擇工作地方,類似再一次高考擇校似的關鍵時機。

而年邁養老問題,來看這個故事。

柳琴戲《牆頭記》不少人看過,還是很現實,年老父母沒有財產,被兒子兒媳互相嫌棄,一旦父母還有萬貫財產,養老還會是問題嗎?

現實很多人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作爲父母給成年孩子一定資助後,自己資產一定保留下,尤其自有房產不會一股腦早早給了孩子,這是底線。

因此,現實心理世界不難認清,那就是養老離不開孩子,但最好的養老是自己有足夠的錢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