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女:我是一个很需要仪式感的人 男:啥是仪式感? 仪式感存在于某种固有模式 仪式感是情感的寄托与升华 仪式感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昨天晚上闲来无事,打开电视看了一档子节目,看得我乐呵呵的。节目开始,一个蛮清秀的小伙子,站在舞台中间,对面是围成半圆的24位女嘉宾,个个光鲜亮丽,我也看得津津有味。在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台上还有好几盏灯亮着,我以为这是要“夫妻双双把家还”呀,内心还有点小激动,那一刻我就把台上那位当成是我了。

故事总有机会变成事故的。小伙子在分享感情经历的时候说了句:“我在感情中很细心,但实在不懂女生想要的仪式感。就好比我的前女友,我觉得一年过一次七夕就好了,但她觉得还要再过一次2月14日才满足。”还没说完,台上的灯就被几个“光速少女”秒按了。其中一个女娃娃说:“虽然我觉得你很不错,但我很需要仪式感。”

小伙子遗憾离场,我也表示很遗憾。在喝了两杯茶后总结出两个道理。一是生活需要仪式感;二是话说的太多容易没女朋友。(抖个机灵,手动狗头保命)

那啥是仪式感呢?为啥又需要仪式感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仪式感存在于某种固有模式

关于仪式感,百度百科词条是这么解释的——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小王子》也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这就很好理解了,古往今来的诸多节日、纪念日都可以算是仪式感的某种形式,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

这里我们首先要讲一下什么是仪式,然后再去讲什么是仪式感。

那什么是仪式呢?祭祀是一种仪式,清明扫墓是一种仪式,升国旗、唱国歌也是一种仪式。甚至于“吃饭、睡觉、打豆豆”也是一种仪式,我不打别人,就打豆豆,因为打豆豆这种行为有特别的意义。这些都是仪式,仪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低头可见。仪式可以让一件事显得或严肃、或庄重,用一种规范化的行为去提醒人注意,注意什么呢?注意这些仪式所传达的精神。

穿的整整齐齐,迎着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去升国旗,这是仪式,是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要时刻铭记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泪给我们打下的江山,这是仪式感。同样的,我一天不打豆豆,就觉得浑身不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为了能够吃好饭,睡好觉,打豆豆就成了我的心理寄托,是帮助我更好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这也是仪式感,只是可怜了豆豆,没学好《民法典》,也不会维权。

仪式感存在于某种固有模式——但又不局限于形式

一个姑娘对一个男生说:“你要给我买花,每天买一朵,不买就是不爱我。”花要玫瑰,玫瑰要红色,红为玫瑰红。你要站在八点钟的门口,敲我的门,敲三下,等我开门,然后说一句:“我爱你”,日日如此。

仪式感是生活的调味料,让生活更有味道,但加多了,生活就会变得苦涩难以下咽。就像我举的这个例子,当然是很夸张了,但生活里也不乏其人。有些人为了追求仪式感,会去寻找刻意的模式,并将之固有化、日常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体现你对我的重视和关注。送花只是爱的一种表达形式,而不是为了证明我爱你。满屋子的花证明不了什么,只能证明你既有钱又有时间。花上的露珠可以说我爱你,插花的花瓶同样可以说我爱你。

仪式感是生活里的小确幸。去年七夕,你带我去看了我们最爱看的电影;今年中秋,你陪我一起做五仁馅的月饼。这也是仪式感,是属于两个人生活里的小确幸,是自然的,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和回忆的。如果天天吃五仁月饼,当作一个固有化的模式,我想你女朋友不打你,月兔都会去打你,现在都流行莲蓉蛋黄了。


所以说,仪式也要把握一定的度,仪式不是形式,更不是形式主义。你要做五仁馅的月饼,前提是你俩得都喜欢,有一人不喜欢,甜就变成腻。

仪式感是情感的寄托与升华

其实从上面所讲述的例子,大家也都可以看到生活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感的,借此我们也可以来分析很多问题。

举个例子。

网红博主——李子柒,想必大家没见过也听过了。人红是非也就多了,在无数的赞美声中也有部分人对她展开了批评,且批评她的人越来越多,在微博定时留言更新视频批评她也慢慢地成为了某些人的仪式,莫非他们也在追求一种不可言喻的仪式感?

有人说她的视频假,充满了做作。你看田间耕作的人哪有穿的这么仙的,不像是种地的,倒像是下凡的。哇,她太厉害了吧,会做衣服,会酿酒,做衣服要选桑,酿酒要挑粮,背后肯定有团队。她的生活太有仪式感了,变得遥不可及。不可否认,现实生活里是没有这样的,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日三餐粗米饭的生活拍出来,你看吗?我说的有点绝对,但大部分人是肯定没兴趣看的。

李子柒的视频是超脱生活的,我们要看到视频背后传达的意义。是现代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向往,一种超凡脱俗。这些仪式感的背后,继承的是我们的精神需求,是我们现实生活不足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情感表达。我们知道这个就可以了,明知你假,明知不可能实现,但看完很爽,心情愉悦,吃嘛嘛香。

仪式感是情感的寄托和升华,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我有时候想要写文章了,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关紧门窗,关掉头顶明晃晃的吊灯,打开小台灯,在那冷静的灯光里,点上一盘香,看着烟雾缭绕,就觉得心平气和。有一次看贾老的纪录片,他老人家写小说的时候就喜欢一个人躲在满是佛像的屋子里,铺好纸,点上香,香要檀香,字要手写。我当时觉得我离贾老很近了,再添一尊佛像,我就封神了,等到檀香燃尽,我才发现我天真,我跟贾老的差距,不是一尊佛像的问题,但我确实离他很近了,就像檀香那微弱的光。

仪式感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写到这里,不禁想要聊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现在很多人都说啊,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就像走过场一样,其他的节日也都是这样,反倒是那些舶来品越发隆重了,比如圣诞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个人觉得啊,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仪式感的缺失。以前过年是什么样子的——张灯结彩,穿新衣,戴红帽,爆竹炸起来,鸡鸭鱼肉整起来,顺便去隔壁老王家顺点腊肉和糖纸花儿,一边吃一边往窗上贴……现在呢?出门定个年夜饭,一边刷手机一边看春晚。青年小伙不爱过节了,上了年纪的大妈大婶也不爱了,因为以前过节的那些仪式要么变成了日常,要么被依法取缔了(禁放烟花爆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没有了新鲜感,没有了期待。你会发现,以前过年的那些东西都是旧习俗了,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为啥圣诞节还那么隆重,因为它契合现代生活,get到现在年轻人的点了啊。用毛主席的话来讲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太守旧,没有与时俱进。这些仪式啊,不合时宜了,就像那个五仁月饼一样。

人们不爱吃五仁月饼了,我们就包成莲蓉蛋黄馅的,说不定以后还有猪肉韭菜馅的。传统节日也是,中秋还是那个中秋,但月饼可以有不同馅的。

这个展开讲就太多了,我今天就只说七夕节,说七夕单纯是因为昨晚看了《非诚勿扰》。

七夕节,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是吧,跟爱情没啥关系。但现在一般意义上都认为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这又是咋来的呢?有人说是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信这个说法的最多,我也就选择相信了。但不管怎样,现在的七夕节也算是个爱情节日了。官方也是这么说的,中央广播电台在今年七夕准备了一个特别的节目《天下有情人·此夕最相思》,妥妥的情人节,我准备到时候好好看,因为我的女神——陈乔恩要去表演节目。

前两年,人民网也发布了一篇官方文章——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说过去拜年讲究作揖、磕头,如今短信、视频、微博都可以成为心愿的承载。过去烘托家庭幸福的是一桌丰盛年夜饭,如今全家一起看场电影、拍张合照,同样定格幸福团圆。是嘛,仪式感是要跟随时代潮流的,是要与时俱进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节日是传承的,而不是继承,它的载体是变化和发展的,我们要发扬的是它的精神,是它的内涵,而不是它的皮囊和骨架。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节日,看待仪式感,透过这些仪式,去关注背后引人深思的文化意义。节日有仪式感,背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生活也有仪式感,背后是我们的爱与不舍,是每一次的小确幸。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想,我们还是要有仪式感的,一定的仪式感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所以,请放心大胆的使用这个技能,但要注意一点,就是,可以送花,但不一定非要玫瑰色;可以做月饼,但不一定非要五仁。

最后的最后,提醒一下各位帅哥靓女,明天就是七夕节了,该送花的送花,该敲门的敲门,等待你的不一定是惊喜,但错过了就没有办法在下一个中秋包月饼了哦。

微信公众号:愿逐月华柳照君    (原文在公众号,各位大佬可以关注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