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听书笔记:《天潢贵胄》

《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天潢贵胄这个词,指的是皇家,具体到宋朝,指的就是宋代的皇室。

宋代的皇帝姓赵,你可能听说过,《百家姓》是在宋朝编纂成书的,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姓氏就是赵,那么按理说,作为两宋四百年间的第一号家族,赵家应该英才辈出,存在感满满才对吧?

这本《天潢贵胄》,就将为你全面呈现宋代宗室的生活面貌、历史作用,以及宋代宗室政策产生的影响。这是一本以宋朝的第一家族——赵姓皇族为研究对象的著作,相当于站在宋朝社会金字塔的顶端,来看宋朝历史,这样的视角在同类著作当中比较罕见,也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和价值。

首先要明确一下宗室的范围: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他二弟太宗赵光义、三弟魏王赵廷美,这三系的后人,都算是宗室。

睦亲宅和广亲宅两大建筑群,由于宗室人口不断增多,这两处宅邸也都在不停地扩建,后来朝廷又开辟了开封西北的芳林苑,划拨给宗室居住。总之,绝大多数的宗室成员,都被集中安置在首都,只有极少数的人,经过许可和备案之后,可以迁居到其他地方。

到了入学年龄,你和其他年纪相仿的宗室子弟,都会被送入学堂,接受教育,任课的是朝廷严格选拔的第一流大学者,教课内容是儒家经典和礼仪,跟社会上的读书人并无太大不同,然而你不用像他们一样,读书参加科考。

朝廷会自动授予你一个官职,职称上,一般都是武将,然而却只有一个头衔,并不会真的让你到军队中去带兵。这类有名无实的武官,被称为环卫官,就是“环卫工人”的“环卫”那两个字,当然意思不同,宋代的“环卫官”是指环绕在皇帝周围、保卫皇帝的官员。

作为环卫官,你每天的职责是穿戴整齐,准点准时和其他的宗室环卫官一起出席朝会。但你们承担的工作只是礼仪性的,并不用、也不能对具体政务发表意见,甚至不得跟其他朝廷官员来往,用本书作者的话说就是,“一个有形而无声”的群体。

宋朝的宗室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第一代宗室,也就是赵匡胤三兄弟的儿子辈,只有23人,到了第七代,北宋亡国时期,宗室成员已经多达5900多人,这也是两宋历史上宗室人口的峰值。

宗室是一个皇帝的后备系统,一旦现任的皇帝没有子嗣,那么皇位继承人就将从宗室当中产生。

第一个案例发生在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时代,宋仁宗这位皇帝在当时和后世的风评都很不错,如果你听过我们解读过的《宋仁宗》这本书,想必会有印象,宋仁宗时代基本可以算是北宋的黄金时代了。可是在仁宗晚年,宋朝却遭遇了一个危机——皇帝没儿子,帝位的传承成了大问题。为防不测,宋仁宗从他的堂兄濮王家里过继了一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在宋仁宗死后,赵曙继承了大统。这就是宋朝宗室继承皇位的第一个案例,英宗继统。

南宋的绍兴内禅,情节要相对简单。开创南宋的高宗赵构,在早年逃避金人追杀的经历中丧失了生育能力,而跟他血缘相近的宗室,大多都在北宋灭亡时被金人掳掠走了,只有少量远支宗室散落民间,赵构从中选取了太祖赵匡胤一系的后人,确立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宋孝宗赵眘(shèn)。赵构统治时期的最后一个年号是绍兴,绍兴三十二年,赵构主动退位当了太上皇,把皇位禅让给了赵眘,这次皇家内部的禅位,就被称作“绍兴内禅”。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宗室的存在,在皇帝没有亲生儿子的特殊情况下,保证了皇位仍然能在家族当中有序传承,朝局也保持了相对稳定,这就是宗室的第一个作用:充当皇帝的应急备份系统。

另外,宗室的存在,还有一个隐性的作用,就是为朝廷推崇标榜的儒家礼法制度,作形象代言人。

儒家的宗族观念,强调尊尊亲亲,就是说,对于尊长要尊敬,对于亲人要亲善,这种思想有助于在宗族内部建立稳固的等级系统。而社会是宗族的集合体,如果一个宗族内部的人都能遵奉这个原则,整个社会也将稳定有序。

在中国历朝历代,掌握实权、又有皇家血统的官员,都很有可能发展成“权臣”,威胁到皇权。宋代后期党争激烈,赵汝愚作为宰相,遭到其他官员的排挤,另外,赵汝愚本人,一直保持着对皇帝的高度忠诚。这可能不完全是因为他的个人操守,更是两宋皇帝对宗室长期优待与约束的结果。

南宋时期,宗室成员出仕,负担具体政务的案例,不止赵汝愚一人,所以作者说,南宋的宗室已经不像北宋那样,在政治上毫无重要性可言。这也是两宋宗室的一大差异。

宋代的宗室政策,极大保障了政权的稳定性。

皇家内部历来少不了权力斗争,严重一点的,像西汉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还有后来明朝的靖难之变,这些变乱,引发的动荡波及全国;而即便是相对小范围的皇室内部斗争,也往往会造成人伦惨剧,最典型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还有经常被用作宫斗剧题材的清朝康熙末年的“九王夺嫡”。这些皇室内部的窝里斗,都会造成严重内耗,危害国家。

对于古今中外所有实行世袭制度的政权来说,都是一个难题,通常的做法无外乎这么几种:一,分家模式,就像中国周朝,或者欧洲的分封制,而这显然会诱发国家分裂;二,圈养模式,就是把皇家子孙都集中养起来,比如唐玄宗曾经在长安建过十王宅、百孙院,把子孙都放在眼皮底下,但这种做法太简单粗放,难以培养宗室对皇帝的亲近感;三,鼓励竞争模式,让所有皇子角逐继承权,这方面做得最极端的要数早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旦某个王子当上苏丹,会把他的兄弟全部杀掉,这种模式,通常都能保证素质最佳的王子胜出,也根绝了未来的争权,但过程太血腥,显然不适合重视孝悌伦理的中国文化。

宋朝,特别是北宋的宗室政策,把宗室从“竞争者”变成了国家的“寄生者”。前面说过,皇帝给宗室很优厚的待遇,但为之买单的,却是国家财政。

对宗室子弟来说,他们的精致人生,从头到尾都是被设计好的,只能扮演制度要求他们扮演的角色,仿佛是宋朝政治生活里一块华而不实的背景板。这种优越却毫无自主的“闲置人生”,就是宋代宗室的尴尬。

总结一下,一方面,宗室必须要有,甚至越多越好,这样才能保证皇位的传承;另一方面,宗室又必须被边缘化,以免他们凭借血统资质,对皇位产生非分之想。这就是世袭皇权社会必然产生的悖论,而落实到政策层面就是,对宗室,又要大力培养,又要加以限制。这就是宋朝宗室政策形成“恩养+防范”二元模式的内在逻辑。

所以,在金灭北宋、元灭南宋这两次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宗朝宗室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并且他们的遭遇也非常凄惨:在北宋灭亡时,他们成批被掳走;而后来南宋灭亡前夕,宗室成员随着朝廷一路南逃,在福建泉州遭遇了大屠杀,遇难者超过3000人,躲过一劫的,也多数在不久后的崖山战役中死亡。残存者隐姓埋名,藏匿在民间,直到元朝灭亡,才敢公开自己的宋朝宗室身份。

这本《天潢贵胄》,我们从中归纳了三个问题,分别是:

一、宗室的生活状况:宋代的宗室成员,享有皇家的赐名、优质的教育资源,成年后由朝廷授予官职,享受优厚待遇,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都由朝廷全部负责。但同时,他们也受到诸多限制,不能插手具体政务,只能作为国家礼仪系统的一部分而存在。可以说,这种生活,优越但缺少自由。

二、宗室起到的作用:宗室存在的显性作用是,充当皇帝的应急灾备系统,当皇帝没有亲生的继承人时,可以从宗室中挑选继承人,保证皇家血脉的传承。宗室的隐性作用是,作为儒家礼法制度的“形象代言人”。皇帝通过他们,为“尊尊亲亲”的儒家理念做具体示范,以此加强社会稳定。此外,在南宋时期,随着限制放宽,也有宗室成员在朝中任职,处理具体政务。

三、宋朝宗室政策的影响:正面影响是,通过优厚的待遇和严格的防范,杜绝了宗室觊觎皇权的可能性,保证了政权内部的稳定,没有像其他朝代那样出现皇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而负面影响则是,供养庞大的宗室,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极大负担,同时,对宗室成员的限制,也导致了极大的人才浪费。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希望你能对宋朝的历史,收获一个新的认知视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