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19.19:上失其道民散久,哀矜勿喜原其情

「子張篇第十九」19

【原文】

孟氏使陽膚爲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譯文】

孟氏派陽膚執掌刑獄。(陽膚)向曾子請教,曾子說:“因當權者違背爲政之道,故民衆道德崩塌、行爲不檢已久。若是察明案情,則應哀傷憐憫,而勿沾沾自喜。”

【註釋】

“孟氏”,指孟氏宗主孟孫,魯桓公後裔,與季孫、叔孫並稱“三桓”,世襲卿位。

“陽膚”,據說爲曾子的學生。生平事蹟不詳。

“士師”,古時執掌刑獄之官。

“問”,請教。問者應是陽膚而非孟氏。

“曾子”,孔子晚年弟子,小孔子46歲,以孝親守信聞名。作《大學》。

“上”,上位者、當權者。

“失”,違背、不合乎。如“失約”、“失禮”。

“道”,此處指爲政之道。

“散”,此處指道德崩塌、行爲不檢。《荀子·修身》雲:“庸衆駑散”。其注曰:“散,不拘檢者也”。拘檢,拘束檢點。

“得其情”,指察明案情。

“哀矜”,哀傷憐憫。“哀”,傷也;“矜”,此處皆爲憐憫之義。

【評析】

季康子曾問政於孔子(12.17),孔子回答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因此,儒家的爲政之道,概括而言,就是“爲政以德”(2.1),是“上好禮”、“上好義”、“上好信”(13.4),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1.5)。

如果“上失其道”、所行不“正”,無“德”、無“禮”、無“義”、無“信”,那麼上行下效,社會就必然會道德崩塌,民衆就必然會行爲不檢。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正如當今社會肆意妄爲層出不窮、貪腐僞劣屢禁不止一樣。

作奸犯科之民固然應受懲處,但推根究源,這些民衆也大都是“上失其道”的產物,而並非社會之惡的本源。所以曾子要陽膚在察明案情之後,應哀傷憐憫其爲惡政的犧牲品,不要爲做好工作而沾沾自喜。故曰:“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曾子此言,出於一片悲天憫人之仁心,此正爲儒家本色。

孔子曾對季康子說:“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12.19)。上若向善則民亦向善。上之德就像風,民之性就像草。風在草上吹,草必隨風倒。是故爲政之道,重在務本。“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