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贏和分數是孩子的需求,還是父母的渴望?【182】

現代社會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比比皆是。因爲害怕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爲人生輸家,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有意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然而父母求勝心切,過於看重輸贏和分數,恰恰會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因爲害怕輸給別人,在競爭開始前就產生消極情緒,甚至選擇退出競爭。

爲了避免出現以上情況,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不給孩子提超出其能力範圍的要求

家長應該知道,培養孩子適當的好勝心是必要的,因爲這是激發孩子成長進步的動力。但是,不能一味地強調輸贏或分數,因爲那樣會讓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一旦失利或失敗,就很可能情緒低落,變得悲觀自卑,甚至自暴自棄、一蹶不振。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切不可有意無意地給孩子傳遞超出其能力範圍的高標準、高期待,讓孩子因爲害怕達不到家長的要求而不敢去嘗試。

2.不過分強調結果,引導孩子享受過程中的樂趣

家長不過分強調分數和名次,孩子也就不會特別在意輸贏,而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遊戲或競賽的過程中。

家長常常會用獎勵的手段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當孩子取得好名次或者贏得一場比賽時,家長通常會毫不吝嗇地給予孩子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

比如,讚美或給孩子買各種各樣他們喜歡的東西。這無可厚非,但在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這樣一種錯誤觀念:贏了比賽就是人生的贏家,而輸了就是一件可恥、難過的事情。

尤其當孩子因爲結果不理想受到責罵時,更容易強化這種觀念。於是爲了避免失敗,他們學會了逃避,自卑的性格就是這樣形成的。

因此,要想改變孩子“輸不起”的心態,讓他們不再自卑,首先家長要轉變觀念和思想。淡化名次和輸贏,坦然地接納孩子的成敗,以平常心面對一切競技和比賽。

孩子取得成績,可以鼓勵,但不要誇張;孩子失敗,也要用懷抱接納他的不足,激勵他保持一顆進取之心。

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接納時,才能學會用平常心對待輸贏和名次,才能笑對人生遇到的一切風波與挫折。

很多孩子在受挫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時是暫時的情緒低落,有時則是長時間缺乏自信。這是一種心理障礙,家長要多費一點心思,才能幫助孩子消除“輸不起”的心理障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