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讀「論語」19.21:君子之過人皆見,及其更也人皆仰

「子張篇第十九」21

【原文】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譯文】

子貢說:“君子之過,有如日食月食。有過時,人皆可見;改過後,人皆敬仰。”

【註釋】

“子貢”,“孔門十哲”言語科弟子,小孔子31歲。曾任魯、衛之相,辦事通達,善經商之道。

“君子”,此處可指有德者,亦可指有位者,亦即爲政者。

“日月之食”,即“日食”和“月食”。當月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時,就是“日食”;當地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時,就是“月食”。“食”亦作“蝕”,是遮蔽日月光明的黑暗,此處用以比喻“君子之過”。

“更”,改也。

“仰”,有敬慕、仰賴雙重含義。通常是解作“仰望”,今不從。

【評析】

子貢是孔門言語科弟子,有極強的語言能力。本章的“君子”和“仰”均語意雙關,就是對子貢高超語言技巧的體現。

有德君子之所以有德,不是因爲他不犯過失,而是因爲他不文過飾非,並且有過必改,所以能“明明德”而爲有德君子。不“文過飾非”,自然就“過也,人皆見之”,有如“日月之食”,人皆可見;“有過必改”以至於“不貳過”,則其德愈厚、“明德”愈“明”,而愈加令人敬慕,是故“更也,人皆仰之”。

爲政者多由凡夫所作,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聖者,可謂鳳毛麟角。既爲凡夫,便不能無過。爲政者居高位、掌大權,其行爲萬衆矚目,其爲政關乎萬民,一旦有過,便如“日月之食”而難以掩藏。是故“過也,人皆見之”。

社會需要爲政者的治理,正如生命需要日月的光明一樣。“日月之食”雖然會帶來短暫的黑暗,但隨着“日月之食”的消逝,人們仍然會一如既往地仰賴日月之光;爲政者當然也會有過,但只要勇於認錯改過,民衆對爲政者也仍然會一如既往地信賴、依靠。是故“更也,人皆仰之”。

真正偉大的爲政者,必定是善於自省、勇於改過的有德君子,而絕非“過也必文”、不肯認錯改過、自詡“永遠正確”的僞君子。因此,本章既是子貢對有德君子過而能改的讚美,也是對有位君子“過則勿憚改”的勸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