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歷史的相異與相同

在人類的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它們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中國。但是隻有古中國文明得以保存至今。其他三個古文明國家因爲戰爭以及其他歷史因素的影響都出現了文化斷層或者直接遭到根除。

(“四大文明古國”的源頭地理位置圖。)

我們以古巴比倫文明也就是兩河流域文明爲例。

古巴比倫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哺乳下它逐漸壯大起來。古巴比倫文明的成就最突出的便是《漢謨拉比法典》的頒佈:這部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它竭力維護不平等的社會等級制度和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比較全面地反應了古巴比倫的社會制度。對後來西亞各國的也立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且古巴比倫的建築與成就也十分突出:古巴比倫文明建造了被後世譽爲”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空中花園”(雖然最終未得以保存至今);在文字方面,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

(《吉爾伽美什史詩》第十一塊泥板。)

但是這樣一個璀璨的文明爲什麼會消亡無存呢?

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世界地圖中兩河流域所處的位置:

我們可以看到,兩河流域所處的位置就是現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如果說中國幾千年以來來歷史大趨勢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話,那麼處在世界十字路口的兩河流域的發展大勢就是不斷地被周圍強大的國家所侵略所吞噬。就像地裏種的莊稼一樣換了一茬又一茬。

雖然兩河流域文明的衰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土地鹽鹼化的加劇;但地理意義上的古巴比倫文明在經過4000年的發展,到了公元前期時,它的文明成果已經不可避免地流向了周邊的文明。此時的古巴比倫文明對於周邊的國家來說已經不具有優勢,所以它不可避免地被拉入到一個格局和尺度更加宏大的世界文明的棋局中。失去文明優勢的古巴比倫被希臘征服後文明被希臘化;被波斯佔領後文明又被波斯化;而後阿拉伯人侵略後在阿拉伯人的手段下又阿拉伯化。

(兩河流域文明留下的壁畫。)

這片土地在歷史上被波斯、羅馬、阿拉伯反覆爭奪,它受到戰爭的摧殘嚴重,而且兩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也造就了當時來說非常優越的農耕文明。所以它一度被波斯和阿拉伯視爲核心地區。但是沒人能守住這個十字路口,屠城、燒爲灰燼的慘劇在這片土地上一再上演。直到如今也還是如此,美國人忍不住要來插上一腳,而後留下的爛攤子上阿拉伯後裔和古波斯後裔還在互毆。

而對比來看古中國的地理位置就好了許多:中國處於歐亞大陸的東部,東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這就形成了地理上的封閉性和區域性。東臨太平洋,西北爲沙漠,西南是綿延的高山,南方是原始森林。唯一的威脅就是北方遊牧部落,但北方遊牧民族文明明顯落後於中原文明,而且後來中原文明還修了長城專門用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象徵主義畫作《萬里長城》;作者尼古拉斯·洛裏奇。)

古中國的地理位置與古巴比倫一經對比便顯示出了巨大的優越性:不用擔心輕易地被周邊的國家直接連根拔起。像亞歷山大三世東征時勢力已經蔓延到了印度河流域,但如果他要去攻打中國的話還要翻越帕米爾高原、度過塔克拉瑪干沙漠、還要穿越河西走廊才能到達。而且亞歷山大三世時期的中國正處於戰國時代,他來了也不一定打得過;並且他也不知道當時在高山的那一邊還有一箇中國。

歷史上的中華文化大致按地域可分爲三種:北方草原遊牧文化、中原定居農耕文化以及南方山地遊耕文化;今天的中原主要以河南省爲界定。幾種文化相互交融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畫作《九州無事樂農耕》;作者徐悲鴻。)

中華文化綿延至今的原因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封閉性和區域性;這只是一個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是在古時中華文化一直領先於周邊國家甚至是世界,直到近代工業的興起才相對落後於西方。中華文化以它特有的包容性吸收着周圍國家的先進點;正是這種獨特的包容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使得歷史上少數民族通過武力在中原建立政權後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要麼選擇兼入中原文化而鞏固自己的統治,要麼選擇放棄戰果或是扶持傀儡政權。當然也有特例,那就是用武力來進行強權統治,但是以這種方式來維持統治並不穩固,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只存在了九十七年而已。所以北魏孝文帝要推行改革、清軍入關後一邊壓制一邊鼓勵文化創作都是處於這個原因。

而中國歷史上也發生過兩次文化大交匯,這是包容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包容性的重要體現。

第一次文化大交匯發生於漢朝,漢朝張騫通西域後成功地把先進的中原文化傳播到了西域等地區,絲綢之路的開闢是中原文化深刻的影響到了中亞、西亞、南亞次大陸,而它們的文化也逐漸傳入。像我們之前提到的吳越王錢俶獻給趙匡胤的那條用犀牛角做成的寶帶就是從這一時期從南亞次大陸地區傳入的;也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

(南亞次大陸。)

這一次的文化大交匯與後來的第二次不同,這一次是中原文化處於領先佔據主體地位的。漢朝向外傳出了優秀的中原文化,引入了燦爛的佛教文化以及許多農作物;唐朝儼然在當時已經成爲了亞非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一箇中心:陸路交通以長安爲中心,北路途經今蒙古地區到葉尼塞和、鄂畢河上游,往西到達額爾齊斯河流域以西的地區。西路穿過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門關後往西走到達新疆境內後有三條路可通中亞、西亞、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南亞諸國的海路從廣州過越南海岸,在馬來半島南端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蘇門答臘,由此分別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斯里蘭卡和印度。到西亞的海路從廣州出發,經東南亞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灣沿岸。並且唐朝還初步開闢了到埃及以及東非的海上交通,現代在這片海域打撈上來的文物已經初步證實了這一點。如此開明且輝煌的唐朝使得當時的周邊國家絡繹不絕地派使者或人民自主來到長安的太學院學習。因爲此時的中原文化既開明又優秀。日本的大化改新也吸收了許多中原文化的精華在裏面。直到現在京都的建築還能看到當時改革所留下的痕跡。

(絲綢之路開闢後經濟文化交流盛景圖。)

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我們的中原文化在當時的全世界都處於領先地位,要比周邊的國家文明高出一個數量級。所以這一次的文化交匯的特點是以中原文化爲主體吸收周邊國家的文明依附;並且還對南亞次大陸的文明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而第二次文化大交匯與第一次有着本質上的區別。第二次文化大交匯發生於明朝萬曆年間,特點是“有始無終”,也就是說從十六世紀末以來經歷了四個多世紀後至今仍在繼續。這時歐洲新航路已經開闢,世界市場的雛形已經基本建立,而中國此時正好選擇了“海禁”,用閉關鎖國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文明以及統治。明朝的“東學西漸”使得許多西方的優秀科學研究成果開始傳入。但我們知道,中國科技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偏向於實用性而不是理論性,所以我們當時並不注重於理論創新,而是把新奇的理論當作一種消遣。像康熙帝幾何學就學得挺好,但他也只是在木蘭圍場打完獵後坐在搖椅上演算消磨時間而已,並沒有把它推行起來。

(“世界市場”雛形示意圖。)

說白了就是,這一次的文化大教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和第一次有着本質上的區別,這已經不是像兩漢時期的吸收比自己低一層次的西域文化和南亞次大陸文化等,這一次的文化大交匯西方文化處於相對來說要進步很多的高一級的地位,只不過當時的中原並沒有意識到而已。當時的中原農耕文明旺盛,小農經濟作爲立國之本,加上本身自然資源豐富,所以統治者一方面感到心滿意足一方面也爲了防止倭寇的侵擾而實施了“海禁”以及閉關鎖國的政策。直到鴉片戰爭的爆發。

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當時的有識之士開始“開眼看世界”,開始努力向西方學習;但還是在“以我爲主”的情況下進行,整個封建社會的根基沒有被動搖,所以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

(魏源《海國圖志》。)

古中國文明最終斷層於五四以後。

單從思想文化上來論,古中國文明已經斷層了,不能說“湮滅”了,因爲我們還存在着,所以只能說“斷層”了。

這時的國人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文化所處於的地位,但由於從來沒有受過如此大的精神衝擊,所以許多人的精神劣根性就表現了出來:”我們要批判孔教、我們要全盤西化、我們是低人一等的文化。”這樣的話都能從當時的讀書人口中講出來簡直是恥辱。西方人二十世紀以來對資產階級的反思的出發點立足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要改良的決心上;而此時國人的反思就離譜,反思的居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到底是不是優秀的?貌似西方的文化纔是更好的?我們要把“糟粕”全部丟掉!這些想法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令人痛心疾首。

(建構主義畫作《經典,現代,巴洛克》封面;作者特奧·凡·杜斯伯格。)

古中國文明就此斷層,一個古典意義上的文化就此不復存在,所以王國維先生選擇了自殺。就從文學意義上來說,中國的現代文學也少得可憐。現代文學的建立是以工業文明的興盛爲基礎的。等同於是說現代文學的大樓建起來後,後現代思潮的興起纔開始解構開始不斷拆這座大樓。而國人有意思,現代文學的大樓地基還沒打好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拆;你擱這跟我講笑話呢?天天看你們談什麼“解構主義”談什麼“迷幻主義”,請問您的佳作在哪個書店能買到?在通天塔圖書館嗎?

筆者並不是要批評後來以及現在的社會有多不好,筆者只是感覺到一種極大的悲哀感。我們需要的是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們必須要看到在舒適的表象下古典文化的微弱的求救聲,我們必須且必要地復興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踏踏實實地去梳理去研究怎麼做,而不是每天強調“相信科學,堅持遠大理想。”

每天都重複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請問你的信仰是什麼?你的信仰在哪裏?

不知道自己從哪來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要去哪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