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創造改變,放大期待不如讓孩子主動預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孩子上學之後,原本相對和諧的親子關係,逐漸變得微妙起來。尤其是一些當老師的家長,生怕自己孩子拖累全班學生,會無形中給予他們莫大的壓力。

作爲家長,我們都希望讓孩子成爲更好的自己,所以會不自覺地爲他們規劃前方的路。殊不知,孩子們遠遠跟不上我們原本設定的發展速度,他們更喜歡用一些在我們看來沒什麼意思的方式去生活。

成年後的我們,卑微地活在當下,很多事情不盡如人願,所以會把這種對於現實的遺憾,轉化爲未來的美好期待,強加給我們的孩子。這種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想法,本來是正常的,但一昧地讓孩子活在我們的陰影中,這種過度操控的行爲,未免有些極端情緒化。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人生也各不相同。我們能做的就只有陪伴,去發現各自不同的潛力,去獲取內心真實的需求。成年後的我們有些浮躁、有些功利,看着別的家長給孩子辦輔導班,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就擅自做主爲他們“謀幸福”。

孩子不是我們變相攀比的工具,這種看起來是“爲孩子好”的做法,實則恰恰是害苦了他們。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差,作爲父母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有沒有問題,而是如何給孩子課外補習。

我們是優秀的老師,卻不是稱職的家長。每當學生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都是想盡辦法去解決,而當自己孩子遇到什麼事情,或許卻得不到父母的關心與幫助。教不好自己孩子的老師,怎能去教好別人的孩子呢?

孩子是無辜的,承受了太多我們來自工作中的不良情緒。我們可以耐着性子去給學生講題,自己的孩子卻總是被我們無端斥責。似乎,孩子沒有看起來那般聰明,但也遠非想象中的那般愚笨。他們可以獨立去做很多事情,只是我們的眼中太過追求完美,忽略了本來可以親密相處的機會。

與孩子對話,要遵循“不分析、不建議、不批評”的基本原則。孩子的事情由他們自己做主,我們不能借助談心的契機,去窺探孩子內心的祕密。一但我們把他們的一些私密事情讓很多人知道,就很難再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纔是有效溝通的前提。哪怕再小的孩子,也要給他們一些隱祕區域。不管他們對我們說的話,有無匪夷所思,也要學會平靜地去面對。不分析事情的對錯,不批評孩子的選擇,不建議結果的導向。

有些孩子遇到什麼事,不太敢向父母訴說,只因爲我們不太擅長控制情緒。家長的任性與專制,錯過了與孩子深入溝通的機會,使親子關係變得狼狽不堪、名存實亡。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才能獲得孩子們的信賴與感恩。

不妨通過發問的方式,不斷去試探內心的慌張與慾望。對於有些不便明說的事情,可以通過提問適當引導,讓他們給予每個問題在內心困惑時的影響力進行打分。比如:“除了這樣,還有哪些選擇”、“這是你想要的嗎”或者從他們卡住的現狀發問:“如果……你會怎樣”。

不管是開放式問題、還是封閉性問題,亦或是假設性問題,一定要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千萬不要試圖逼着孩子去說。因爲他們想說的未必我們想聽,我們想聽的他們未必想說。一定要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並且明確具體的做法,保障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與尺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