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永新教授《我心中的理想德育》有感

學校以往的德育建設,是基於各種主題活動而開展的。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還需要持續的、系列的後續發力。

我們現如今的活動更多的不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以自身的發展需求爲出發點,這就忽略了學生的教育主體定位。

德育工作,在農村學校處於一個較爲尷尬的境地。雖然每學期都會提出詳實的方案,但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可能並不會達成想要的效果。

當前以分數論的教育形態,讓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設計並形成各自的德育模式。儘管教學方式各有不同,但德育輸出卻大同小異。

這源於我們對於真正的德育知之甚少,讀了《我心中的理想德育》之後,我才知道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教書只是達到這種目的的一種手段。

愛因斯坦曾說:通過專業知識教育,可以成爲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如果學生沒有樹立起對於價值的核心認同,缺乏對於美的鑑賞,以及良好道德的明顯辨別,那麼他便不是國家所倡導的“人”。我們所要培養的“人”,應該是文化與道德的完美結合。

優秀品質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會伴隨着學習的縱深發展而潛移加深。它是需要我們創造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存的自然活動,去提高整體的道德水平。

我們要回歸自然的懷抱,去感受學生真實的喜怒哀樂,敬佩樹幹的堅強、稱讚秋葉的依戀,甚至觀察螞蟻搬家都富有樂趣。

只有感同身受的經歷,才能讓孩子與自然建立羈絆,促使他們產生溫柔與呵護的實踐行爲。太在乎身體的完美,容不下一丁點傷害,反而會疏遠與親朋之間的親密,降低對於自然萬物的敬畏。

趨於書本的教育總是缺乏溫度,道德課程普遍成了說教類的美好臆想。書中的英雄形象正在離我們遠去,哪怕藉着緬懷先烈重溫經典,學生依然無法真切地感受這其中悲慘與艱苦。

只有通過尚存的影像資料、館藏的陳列物品、矗立的烈士碑文,或者革命戰士的親口敘述來複原戰爭的殘酷,一次次帶領我們走進動盪、激情的崢嶸歲月,汲取爲理想而奮鬥的強大信仰。

我們對於世界的教養,多半來自於言傳身教,教師、家長或者其他親密長輩就是最好的學習榜樣。

我們希望學生成爲什麼樣子,就要先有意識地向孝親、英烈的優秀品質靠攏,讓學生以崇敬的心理去對待,然後內化爲自身的道德修養。

我們的德育目標沒有階梯性,所設置的程序沒有引入循序漸進,這也是導致活動效果不能持久的原因。

針對各年齡段的學生羣體,以心智成熟程度分層設置德育目標,不要一上來就要學生達到精神理論的高度。

從觸手可及的小事入手,由低到高、不斷髮展,既有理想主義的鋪設,又具現實生活的可操作性。腳踏實地、展望未來,一次次把遙不可及的夢想變爲現實。

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的說教者屬性,限制了學生打開心靈的機會。我們要淡化教育痕跡,以平等的溝通與探討,一起在寬容、溫馨的教學環境獲得德性。要始終相信,表揚與鼓勵的力量勝於批評與處分。

當然,一次不良事件的發生,我們要深究其背後所隱射的心理問題,在大庭廣衆之下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從心理和行爲等多方面分析原因。

要善於發現、培養學生的興趣,利用課餘時間走進他們的交流空間,幫他們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不能只管學習成績,卻對他們的內心想法不管不顧。

我們也要敏銳地發現社會信息的內容與傳播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干擾,有選擇地調節社會因素的影響範圍,爭取讓學生朝着理想社會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成年人的目光總會有缺席,這時候提早幫學生樹立良好行爲的習慣至關重要。

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讓學生通過寫日記、設立座右銘等方式進行“道德長跑”,時刻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獨立生活、不斷完善,達到“不教之教”的最終目的。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遠,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無法規避的責任。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思維要超脫學校的圍牆,做好學生終身發展的啓蒙引導的職業角色。

共同期盼他們在健康、活潑的環境中成長,以高素質形象投入到追求遠大理想、建設美好家園的浩蕩隊伍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