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朱永新教授《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有感

說起智育,過去來講是以成績爲主的應試教育。朱永新教授所談的智育是提升自身智慧,而不是刻意計較智力,它在整個教育當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位置。

傳統型教師引以爲豪的“唯分數論”、“唯成績論”,實則是一種畸形的智育,他的這種觀點印證了我一直以來所踐行的教育方向。

傳授知識並不是智育的主要目的,我希望學生能夠通過參與學習的過程,而感受到書本之外的心靈啓迪。

現如今,我們口中的“知識”更多的是爲了應付考試。如果有一天當他們遠離課堂,學校裏面所賦予他們的又該如何在生活中體現呢?

愛因斯坦曾說過“當一個人忘掉了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每一樣,那麼留下來的纔是教育”。如何思考、如何包容與謙讓,或者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高尚,這纔是我心中對於智育的理解。

“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不能只是題型應對自如的讚賞,更要體現在面對突發事件的獨到分析與解決方案。

朱永新教授認爲: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識轉化爲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導下,纔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心智活動。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不是更多關注現成答案、公式,或者對於知識點的歸納,再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展現在卷面上,就連最能觸及內心的作文也有了可以參考的模板。

一些學生儘管具備解題的能力,卻對學習缺乏持久的耐心。有時爲了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剝奪了他們在生活中創造和想象的興趣。

作爲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這雖然能讓課堂變得規矩起來,但也讓“以人爲主”的學生觀蕩然無存。

我其實特別喜歡低年級學生,因爲他們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哪怕老師偶爾犯錯也能被他們當堂揪出來。

我從不認爲自己是無所不能的聖人,學生的大腦也不是空蕩蕩的容器,那種“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風格,顯然已經不再適用於新時代的智育。

在我看來,師生關係不是敵對狀態,因爲有些時候我還得去請教他們。比如我剛開始不知道如何使用轉筆刀,爲此還遭到一年級小朋友的嘲笑。

在如今這個信息便捷的時代,我們能夠用閱歷或者經驗控制他們的地方已經很少了。師生之間要始終處於平等互助的狀態,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放低姿態容許他們在某些方面超過我們。

過去我們備課時,考慮的是自己如何上好這堂課,而忽略學生能否通過我們引導獲得顯著收穫。

教學過程不是提前設計好腳本、自娛自樂的表演,應該把教師“如何教”,轉換爲學生“怎樣學”,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與思考。

朱永新教授所倡導的智育,是要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大腦,使之成爲一口能不斷噴湧知識泉水的深井。

我們傳授學生的“學習方法”,終究是要在生活中得以檢驗,以自己的主動探究創造性的解決實際問題。

智育不只是停留在課堂,更要引導學生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所以,只有激發他們對於學習的參與感和好奇心,才能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學習的革命》中寫道“世界上最好的系統是引向成功”,而我們的教育卻把大多數人引向失敗。近年來學生的厭學情緒普遍升高,他們在被“分數”打倒的時候,自己也已經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

不得不承認,傳統的智育就是一場場優勝劣汰的選拔賽,爲了所謂的“成功”,衆多學子成爲長期“陪跑”的對象。

家長曾對我說:老師,我們家的孩子有點好面子,你多在好的方面誇誇她,這樣她才能學得更好。這不光是對於我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種自我鞭策。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千萬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他們。

孔夫子所提出的“有教無類”,其實就是讓每個孩子擡起頭來,讓他們獲得求知與思考的快樂!我們的教育,不能只是在書面考試上出類拔萃,更應該賦予每一位學生學習上的成功感。

知識本身不等於能力,我們的智育並不是培養“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記憶負擔、心理負擔的同時,應加重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勞動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的拓展訓練。

強調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不能限制學生在某些方面的優勢。智育最怕的就是出現更多的“雷同體”、“克隆兒”,我們應該着力於“合格+特長”的個性養成,協調德智體美勞等諸育於一體。

智育的成果絕不僅僅是分數,而是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盤活綜合決策與應用的能力。

在《愛心與教育》一書的序言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教育者)首先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能夠在未來社會站穩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

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認爲:兒童不需要分數,因爲分數會阻礙他們對知識的渴求,阻礙他們在學校快樂和愉快地生活。

我們應該給家長呈現多方面客觀真實的表現,而不是隻把通知書上的分數換成ABCD四級,和一段無關痛癢的評語。

不能爲了片面提高學生的成績,而讓他們整日陷入題海戰術,課外閱讀只背書名、作者、大概內容與經典名言,卻沒有深層次的沉浸咀嚼。

如果沒有時間好好讀書,也就失去了提高審美情操、充實精神食糧、完善人格修養的機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關起門來搞教育,是培養不出開放包容的學生。對小鳥的喜愛是把它們放歸到大自然,“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把學習的基礎自由還給學生,使他們敢想、敢看、敢說,有時間幹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智育的核心是培養他們創新與實踐的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把知識活學活用。

互聯網的出現,使傳統教育受到很大挑戰,教師的知識儲備優勢正在面臨衝擊。

但學生無法正確辨別網絡中存在的有害信息,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任務,就是要熟練運用互聯網技術,對最新的潮流訊息有很強的敏感性,並且有全面的瞭解和獨到的見解。

我們應及時轉變觀念,做學生的學習夥伴,讓智育成爲師生之間情感溝通、人格塑造與智慧碰撞的橋樑,讓彼此的人生因爲這一次次美麗的邂逅而格外富有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