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社:那些“特殊”兒童爲何會被頻頻曝光?

每一所學校都可能會有孤兒、殘疾、智力障礙等特殊經歷的兒童,在一次次家訪的宣傳報告背後,除了體現學校出於人道主義的幫助,我也察覺到了教育是極大概率存在情感偏差的。  

我們爲什麼要單獨把“特殊”兒童歸結一類人,並且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整理與之相關的檔案材料。如果對於學生的每一件事都能記錄詳實,恐怕我們也沒有心力好好對待他們。師生之間的情感是需要持續升溫的,過渡不自然很容易變成敷衍式體驗。

尊重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天性。不應該只拿“特殊”兒童說事,從而體現出自己的博愛與包容。我們應當努力贏得學生的喜歡,保護好擁有特殊經歷學生的個人及家庭隱私。設身處地的想,假如這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因爲一些基礎的物質贈與,被一次次當做愛心案例曝光在網絡中?

這羣“特殊”兒童,可能只想融入普通人的世界。然而,我們的過度引用導致他們的悲慘事蹟人盡皆知。不光是學生姓名,甚至他們及家人的照片、家庭住址都在文中體現。誠然,社會需要正能量,但請撰寫材料時,給這羣“特殊”兒童保留一些尊嚴,修飾一下重要的信息源。

教育學生要求同存異。每一位“特殊”兒童最高興的,莫過於能和同齡人玩在一起。但很多時候作爲教師的我們,面對欺凌、孤立的普遍現象卻表現的不盡如人意。我們對於“特殊”兒童正常需求的無視與斥責,這將使彼此的談心交流陷入僵局,助長了部分學生恃強凌弱的囂張氣焰。不光如此,有些地方爲了不讓智力障礙兒童影響平均成績,會與家長溝通作退學、留級、送教等巧妙處理。

我們內心中所倡導的教育,應該是有教無類、衆生平等。不能因爲班級中存在這些一些學生羣體就肆意吐槽、惡意傳播,想方設法把他們從班級榮譽榜中除名。教育所賦予學生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爲人處事。不能一遇到什麼事就要求家長帶回家,這樣的處理方法體現不出教師的專業素養。

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把他們當做普通孩子來對待,享受到我們一視同仁的溫柔目光。就算再完美的孩子也會有缺點,我們爲何不能從衆所周知的“特殊”兒童中發現他們獨特的美好品質。同學之間遠沒有成人交往那般複雜、功利,我們有時也要偏心一點罩着他們的善良與上進。

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我們要善於從他們的過錯中發現值得表揚的細節,也要從他們的自傲中糾正逐漸偏離的方向。對於存在的誤會只要點開了、說透了,哪還會有什麼深仇大恨呢。我記得一篇文章中學生尿褲子了,班主任故意打翻魚缸化解尷尬;兩次掌聲的故事,也能讓一位腿有殘疾的放下心結。

能夠讓學生記住的,可能並不是我們講的好課,而是發生在課堂內外的一些小事。我們班的學生記得下雨天李老師贈傘的情形,就連偶然獎勵的糖果都捨不得喫。這樣一羣幼稚可愛的孩子,怎麼不值得老師喜歡呢?儘管有些的學生擁有特殊經歷,但這並不是他們能夠選擇的。如果能夠轉世投胎,恐怕都想成爲讓老師滿意、讓家長放心的好孩子。

孤兒、殘疾、智力障礙等等,如果引導得當這將成爲他們生命中璀璨的助推器。教師的偉大就在於能讓所有的學生享受當下、期待未來。如果連我們都放棄了他們,或者利用他們的特殊背景凸顯自己的高尚,恐怕這些孩子在九年義務教育再難以入學,提前步入社會受盡人情冷暖。也不能對他們過於熱情,因爲一旦離開我們,誰又能保證下次還能遇到這麼好的老師。讓孩子學會獨立生存比陪伴更重要,儘管殘忍也要忍住不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