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重要,只是你不知道:“認知侷限”如何阻礙你

​昨天,就小寶稱呼問題,我跟老婆發生了點分歧。

小寶小名叫“噹噹”,而老婆想叫他“當哥”,當然,我知道她是覺得有趣,好玩,親切,但我覺得不合適,不建議這樣叫,理由也跟她說了。但她說我“愛用理論去束縛去要求自己和別人”,說這樣叫,她覺得很開心,很舒服,還說就一個稱呼而已,爲什麼不能輕鬆一點,哪來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難道是我較真兒了?我並不這麼覺得,從她的字裏行間,我似乎看到了背後一些東西。

- 1 -

開心的事,都值得做?

首先,我想問第一個問題:你的意思,我是否可以理解爲“做事,讓自己開心的事,舒服的事就都可以去做”,是這樣嗎?

有的人,每天下班或每個週末,就想葛優躺在家,因爲舒服,想讓他做點學習,那就是一種負擔甚至煎熬,若此,那何來“奮鬥”?

有的孩子,覺得上學苦,上學累,上學沒意思,然後就不去上學了,因爲不去學校更開心,更舒服,但請問,這樣合適嗎?

有的家長,感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打、罵孩子,就認爲是對的,打罵完,看到孩子那個當下變乖了,自己內心還有成就感,挺滿足,,但請問,這樣的行爲允許嗎?

再者,有的人,平常很少運動,原因就是運動覺得累,或不緊迫,所以不想動。。但即便如此,平常就沒必要運動了嗎?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能有些不太恰當,但我只想借以說明:並不是開心的事情就可以都做,同樣也不是不開心的事情就不能做

- 2 -

事情重要與否,全在於認知

喔喔,此時你心裏可能在說:你真是會小題大做,就一個稱呼問題而已,何必牽三扯四的!

希望不要這麼想,因爲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稱呼問題並不是什麼小事,如果你願意,請去百度或瞭解“名字”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名字有能量,不能隨意叫,不論是人名,公司名,產品名……任何關於命名和稱呼問題,都是十分考究的。。很多時候,我們不做一件事,不是因爲不重要,而是因爲不知道——對它沒有認知(這點太重要了)。

對於稱呼這個事,我當然知道你這麼叫他,是爲了有趣、好玩,但問題不在這,而在於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長期這樣叫所帶來的影響,沒有認識到這個點上。

對於“認知”,其實不僅僅是這一個事。我跟那麼多家庭聊過後,發現很多家庭矛盾和衝突都是因爲認知問題起源的。就是夫妻雙方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道理(所謂的各抒己見),但其實只是看到的面不一樣,是針對同一事物的不同面,如果能多嘗試換一個角度或立場,溝通一致性就更容易達成了。

第二方面,更重要的,我是要通過這個事情去反映內在價值觀。因爲既然對待這個事是這個態度,那在其他事情上(不論大小)一定會有再次出現,這是必然,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模式。而這種模式,對人未來會有長遠的影響。

所以說到這,請想一下第二個問題:你是否把“擴大認知圈”等同於“理論束縛”。。

如果每次接觸到一個新東西,而這個新東西會挑戰或打破你現有舒適感,就認爲沒這個必要,認爲保持現有的開心和舒適就好了,那人生有必要“突破舒適圈”嗎。。如果一遇到不舒服的事,就認爲是條條框框,那樣豈不會一直活在自己的“自以爲是”的舒適圈?那樣又何來成長呢?

- 3 -

生活需要一些自由和隨意,但不是任何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自由的時間,可以有隨意的決定,可以有任性的時候,不需要所有東西時時刻刻都擺放整整齊齊,也不需要強求一切事情按計劃行事,更不需要把所有時間都安排在“正經事”上。

其實,這些我都認同,不過我想表達的核心點不在這,而在於“度”的把握,也叫有“分寸”。

有的事情可以隨意,有的又需要有規則,但具體在什麼場景,什麼時候,針對什麼情況來選擇,需要把握好這個度。

有的時候可以自由,有的又需要有要求,但具體在什麼場景,什麼時候,針對什麼情況來選擇,同樣需要把握好這個度。

“隨意”、“自由”等是“柔”,屬“陰”,“規則”、“要求”等是“剛”,屬“陽”。能把“陰”做到極致的人,或者能把“陽”做到極致的人,都是厲害的人。但最厲害的人,是能在陰、陽中靈活穿梭和變動的人,這需要智慧,這是“度”的把握,也叫“中庸”。

- 4 -

“道理本身的正確性”與“表達方式的接受度”是兩碼事

這一點跟這個事情本身沒有關係,只是我突然想到的補充點。

因爲有的人在表達一個意思的時候,之所以遭到對方不認可或反駁,並不是其道理有錯誤,而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比如,不尊重的態度,傲慢的語氣,不屑的眼神等等,導致“即使你說的再有道理,我也要跟你抗爭到底”的局面。

所以,有的時候,在與人溝通時候,如果對方有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我們需要覺察一下:我是不認同他的理論,還是不接受他的表達方式?以作出更好的,更針對性的迴應。


如上,做了一些延伸,但並非小題大做,望理解。


/ END / 

文 | 一點老師 | 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