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櫻花落下後》記錄——西方唯美主義與日本物哀美學

《物哀:櫻花落下後》

——大西克禮 著

王 向 遠  譯


對應有所感的事物,皆以有所感的心來感受,這種感動就是知物哀。——本居宣長

平安朝文學中的“哀”,在根柢的精神方向與世界觀的傾向上,與西洋的唯美主義一脈相通。——大西克禮

“物哀”的“物”,並不僅侷限於某種具體存在的事物,對於虛構出的某種情境或並非真實的幻象,也可以算是“物哀”的“物”的一種體現。這種"物"並不足以讓我們產生“哀”,只是因爲它們具有“應有所感”的品質,才讓我們“有所感的心”產生了名爲“知物哀”的感動。

“物哀”的“哀感”來自人類生活背後包羅萬象的“存在”。在這裏要強調一下,“存在”並不等於“真實”,它是一種比“真實”更大的概念,可以理解爲“存在”囊括了“真實”和“幻象”兩種對立。

知道了物哀產生的源流和方式,那更具體地說怎麼才能感受到物哀呢?本居宣長指出,“感情本身的深刻即爲感動”,只有感情到達了一定程度,我們纔會對它所借托的事物產生感動。

既然感情到了一定程度變成感動,我們也同時感知到了物哀的美,那再詳細一點,到底什麼感情會使我們產生的感受變爲對物哀的體驗呢?

毫不誇張地說,不管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感情,最終都會使我們產生物哀的體驗。“在其積極面生活感情的深處,也常隱含着深層的生命體驗”,就好比一句歌詞“慶典過後,空留寂寞”。

我們作爲一個生命、一個生來就邁向了死亡的存在,不管任何時候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短暫的,不管那些喜怒哀樂對我們的觸動有多麼深刻,它們都會隨着世界的消逝而淡去。這就又涉及到了我個人信仰的“虛無主義”,就不過多概述。總之,不管是積極的感情也好,還是消極的感情本身也好,在它們背後都有一種會讓我們感受到“哀愁”的東西存在。這也是爲什麼“物哀”普遍以“哀”示人的原因。因爲那種美實在是太短暫了,短暫到讓人質疑它是否應該存在……

至於唯美主義與物哀美學的關係,大抵可以按下文的說法理解。

唯美主義運動中的作家和藝術家認爲:藝術的使命在於爲人類提供感觀上的愉悅,而非傳遞某種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義者們拒絕接受約翰·羅斯金和馬修·阿諾德提出的“藝術是承載道德的實用之物”的功利主義觀點。(摘自百度百科)

上述的“愉悅”不是指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快樂”等情感,而是指“對美的感受”。物哀並不只是哀傷,相反我們能對物哀這種美產生的深刻的感受,這種感受就是“愉悅”。

美無關人類社會的道德,這點我們在之前就已提過。說到底,道德只不過是幾千年來人類社會約定俗成的一種保障大多數人生存利益的一種手段罷了。馬克斯·舍勒指出,悲劇性的價值否定已經超越了個人意志。按這種觀點來觀察世界,就會感到“人生與自然的深處,隱藏着巨大‘虛無’的形而上的‘深淵’,人類所有的悲哀、哀苦、喜悅、歡樂最終都會被吸入,不過是漂浮在‘生命’之流的泡沫而已。”

我們最甜美的歌唱,述說的是那些最悲傷的思想。——雪萊

我發現了美的定義,其中要含有一些熱情、一種哀愁,還有一種可推測的漠然。——波德萊爾

美的本質的存在方式,具有所謂的崩落性或脆弱性。——大西克禮

引用上述幾位大家對美的理解,結合我們前文對物哀的闡述,可以將“美”大致分爲兩種。

一種是自然的美,一種是人造的美(即藝術)。

自然的美,性質上是不穩定的、流動的,具有易動性、易滅性;藝術品的美,性質是人賦予的,有鮮明的輪廓或界限,瞬間印象能永恆固定。

正如古典主義美學家所強調的,藝術之美在於簡單抽取自然之美並永久保存。西方唯美主義的靈魂人物王爾德也有“成爲一件藝術品是生活的目的”這種理念。

我們的生命和我們發現的美,何嘗不都是轉瞬而逝的呢?就連我們存在的這個宇宙,絢麗多姿,也有湮滅的一刻。剎時間,萬物盡消,永恆的虛無獨自盛放凋零,無休無止。所有的所有都像我們存在時感知到的美一樣,轉瞬即逝。

從這些方面來看,西方的唯美主義與日本的物哀美學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