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該不該“死”?

(創作遇到了瓶頸,來講些閒言碎語)

最近讀了羅伯特·麥基的《對白》,莫名有點想法想一吐爲快。

小說(戲劇)創作一直在變革,往大的說有浪漫主義打破古典主義所遵循的戲劇創作的三一律,往小的說(動漫)還有今敏通過鏡頭語言打破電影與現實界限的《千年女優》,古川知宏打破第四面牆的《少女歌劇》,包括PA社的“青春三部曲”與京阿尼的《上低音號》這些羣像劇——將這些都視作單一主角單一場景的變革的話——雖然可以明顯看出場景改變了,但單一主角這點還是沒有變。

不管是不是羣像劇,它的主角在故事裏本質上還是恆定的,或者說不滅的。京吹始終以久美子爲第一主角來講述其他人物的故事,TARI裏雖然弱化了第一主角,將其分爲三個女高中生的三種視角,但在故事發展的過程中,這三個主角卻還是“單一”的、堅固的、恆定的、或者說——不滅的。

誠然一個故事必須有一個主角,這是很多創作者都信奉的教條。主角可以死,死了,就得結局了。但我覺得我們或許還可以再考慮一下,一段故事是否真的只需要有一個主角呢?羣像劇說不,但它本質上和只有一個主角的故事沒多大區別,只是將一個主角的任務分給了多個主角而已。

拿我國網絡文學中的玄幻小說舉例,一開始創作這一類型的作者我們確實可以將其“驚爲天人”,這點從玄幻這一類型曾經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但後來我們也知道玄幻類型逐漸式微,其中最影響讀者觀感的是——它可以一句話概括爲“主角九死一生萬般磨練終達巔峯”。

這裏問題就很明顯了。

不管什麼類型的故事,主角面臨危險時,讀者都知道主角不會有事,就算傷殘也肯定不會死,或者死了還可以機械降神讓他復活。這裏就將“故事”的概念侷限爲了“一個人的故事”。

我們講羣像,講時代,可聚焦的也只是時代羣像下的某個人,或某個小團體中的幾個人。主角的不死性可以看作界限現實與故事的最大幕布。

爲什麼主角不會死呢?爲什麼羣像劇講的不能是毫無邏輯關係的幾件事呢?

我只是要提這樣一個問題。

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中提到了詩的邏輯,整個電影工業中我最喜歡的也是老塔的詩意電影美學。他說“詩的邏輯更接近思想發展的規則,這也意味着,它比傳統戲劇的邏輯更接近生活的本質”。我們不讓主角死,是否又是我們以生活現實的邏輯去看待藝術邏輯的緣故呢?

值得一提的是,塔可夫斯基第一部長篇電影《伊萬的童年》中,主角伊萬死了。但綜合各種方面來看,賈樟柯的《天註定》又似乎更符合我的觀點。

今天,我只是要提一個問題,並以它的對立面作爲我的觀點,然後去進行一個可能失敗得徹頭徹尾的嘗試。

僅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