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孩子逛超市 原來生活纔是最好的老師

01

帶孩子逛超市是很多父母都經歷過的事情,但或許很少有父母意識到,這其實還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景!

超市——可能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除了公司,家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很多父母帶孩子去超市都會有一定的恐懼,怕孩子哭鬧,亂要東西,不買就躺在地上打滾……等等事情數不勝數!

類似的話語恐怕所有人都在超市裏聽到過:

寶貝,不要哭了,結完賬我們就出去。”

“不可以摸,我們又不買。”

“慢點,人多,一會我看不見你了。”

“這個家裏已經有兩個了,不要再買了,浪費錢。”

“這兩個玩具,你只能選擇一個,不可以都要。”

……

其實換個角度,超市就能變成課堂,成長與學習從來都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超市其實也可以!


一位媽媽說:每次去超市他都會教孩子認識水果,蔬菜等各類物品,這些很多家長靠着拼圖和玩具教會的東西,我的孩子都是在超市學會的。

另一位爸爸說:每次去超市前,我會告訴孩子,這次爲你準備了50元的購物基金,你最多能賣50塊錢的東西,你可以提前想想自己想要什麼,去了以後仔細挑選。結果這培養了孩子的規劃能力,挑選物品能力,也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孩子的慾望。

看來,這一趟超市之行,何止是一節早教課那麼簡單。

02

前段時間看了報告,據說:逛超市可以教給孩子九大課程,統計學、交通安全意識、語文課、數學課、勞動課、繪畫課、課外閱讀課、社會課以及體育課。仔細想想還真是這樣,很多場景的只要家長合理運用,積極思考與交流,就能幫助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積極成長。例如,買完東西讓孩子提一小袋,他還學會了替家人分擔!

父母可以把孩子放在購物車前面的小座位上,或者將孩子面朝前放在揹帶上,這樣他們就有足夠寬廣的視野,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匆匆而過或努力挑選物品的購物者,以及超市裏的播放的音樂,這一切都會吸引到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大一點,就可以讓孩子摸一下水果,蔬菜,告訴他這是什麼,還可以讓他們聞一聞,通過各種感官,來刺激孩子的認知,促進成長。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交流:

“這個紅紅的是西紅柿哦,圓圓的,很光滑,明天中午喫這個好不好?”

”看到這個彎彎的,像月亮的水果了嗎?它叫香蕉,顏色是黃色“

“呀,這是誰用的沐浴露,洗完身體變香香。”

這些對話看似很簡單,就是我們平時和孩子說話的語氣和內容,但卻起到了大大的啓發作用,從語言,觸摸這些都能增強孩子的認知能力。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超市也是教他們認字的好場所。相比於書本上的文字,孩子對廣告牌,宣傳標語上的文字更感興趣,而超市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場所。

比如,東西買好了,和孩子說,我們計劃今天買5個蘋果,3個香蕉,兩把菠菜,你數數看對不對呀。

再比如,你看這裏,寫的是,3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等你過了3歲我就能給你買啦”

還比如,咦,這個字我們昨天是不是學過,還記它讀什麼嗎?

03

超市還能培養孩子思考和選擇的能力,例如帶孩子去超市前,可以問問他:今天想喫什麼?讓孩子思考,或者給出一個選擇題,比如是想喫雞肉還是牛肉呢?當孩子通過思考,做出決定後,就可以帶孩子去超市買來,當然這不僅僅是說說,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慢慢的,就會培養他選擇自己喜歡或者真正需要的東西能力,也慢慢的學會了放棄,逐漸懂得有舍就有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人生道理。

正如孫瑞雪所說:我們帶孩子去買東西,如果你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兒童的話,兒童會排除衆多誘人的食物而選擇他最需要的,這是一種意志力建立的過程。

另外,雖然移動支付已經大大普及,但我們如果帶孩子去,也可以選擇現金結賬,這樣就可以逐漸建立起孩子對金錢的初步認識,而不僅僅認爲金錢只是單純的數字,比如在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標籤的價格,結賬的時候,讓孩子有些參與,比如讓他知道多大面額可以的買多少東西,最後還可以總結,我們今天花了xx錢,可以買到價值xx的東西。

甚至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是可以在超市鍛鍊的,比如嘗試讓孩子去問導購某個物品在什麼地方?在導購回答後,還可以教他一些禮貌敬語,比如“謝謝”等,當然如果孩子不願意,也千萬不要勉強。

你看,一個小小的逛超市都有這麼多的好處,其他的每一個生活片段其實都是這樣,只要我們用心對待孩子,用心生活,其實處處都是課堂。教育從來都不是正襟危坐,而是一種來源於生活的潤物細無聲。


當然,帶孩子去超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哦:

(1)安全第一,儘量避開高峯期

(2)時間不能太長,因爲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中,寶寶的注意力和耐心其實都是很有限的,另外,空氣質量也不是很好。

(3)儘量採用揹帶或者超市的購物車推孩子,而不是嬰兒車,因爲嬰兒車優勢阻擋視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文章來源:父親的力量(fuqindelilia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