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篇 點贊孩子的質疑

昨天中午,因爲在教室裏給孩子們批改試卷,下來打飯比較晚。在校園裏碰見了學校的一位領導,她亦是一個熱情可親的姐姐,我平時順口叫她“姐”。

她看起來比較生氣,迎面而來對我說:“我剛纔看到一位六年級的女生在校園裏喫飯,我叫她別在這裏喫飯,她卻問我'爲什麼'?”“我說,不爲什麼,這是學校的規定。你說這學生,膽子多大,還敢問爲什麼?”

我終於明白了“姐”生氣的原因,笑了笑,對她說:“這孩子可能是真是不知道這個規定,所以纔會這樣問,你也不要生氣了!”“人家是一本正經地問我爲什麼,現在的學生真是膽大。”她餘怒未消。我勸慰的話顯得好像很蒼白,我知道時間會讓她平復情緒,再說她那麼大度的一個人,這件事對她來說是一件小事罷了。

“她可能是新轉來的,我對她沒有印象,六年級的這屆學生,我是從一年級把他們帶上去的!”她接着說。

“那她可能真的是不知道了,所以不用生氣,她只不過是想問問而已。六年級的孩子有主見,有想法,這很正常。”我笑着說。

我在想,這孩子是在挑戰領導的權威嗎?雖然我無法知道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我覺得如果換做是我,我會允許她問“爲什麼”,並會耐心跟他解釋爲什麼。

換句話來說,我很欣賞孩子的“爲什麼?”有時候,不光是孩子們,就是我們自己,最需要的就是這種質疑的精神和勇氣。

做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爲什麼必須得這樣做?或者爲什麼不能這樣做?只是人云亦云,別人怎麼做我們怎麼做,心裏有疑問也不敢去問,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習慣,看似和別人一樣的不錯的習慣,但是這是一個“假習慣”,或者說是一個“死板”的習慣,不會變通,不會延展,只是模仿,照做而已。對於六年級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主見,會質疑“爲什麼”?讓他們知道“爲什麼”不能這樣做,要那樣做?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有些事情讓孩子知道了爲什麼,明白了這樣做的好處。他們就可能長期的堅持做下去,不管周圍有沒有人監督,做正確事情的意義和價值可能會成爲動力。比如,讓一個平時習慣不好的孩子好好學習,能跟他口頭談話“要努力學習”無數遍都沒有用。但是,很可能在某一次跟他談心的契機會成爲他改變行爲的一個突破口。當他明白了自己爲什麼要努力學習時,當他獲得了老師的信任和支持時,他可能願意去嘗試。

這就是,只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區別。我們成人不也是這樣嗎?我在想,我們做一件事情有時候靠的不一定是制度,不一定是規則,而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本身的真正的認知,對規則背後真正的理解。拿交通規則這一件事來說,任何人都知道交通規則,但是有的人就是想鑽空子,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違反,如果能僥倖逃避懲罰,那就再好不過了;可是有的行人,寧願在沒有人車的情況下,站在那裏安靜的等上40秒的紅燈,他不是不能違,反而是不想違反而已,因爲他明白,爲什麼要有這個紅燈?那就是給自己方便的同時,也要給別人方便,都方便了,路纔會通。

想一想,我們經常說要培養一個有主見有思想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孩子根本就沒有主見,在班裏別的孩子說什麼,他就隨口附和,別人打架的時候他起鬨,別人上課說答案是a,他就不思考,也隨口說是a。這樣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培養的理想學生,就是一個機器,將來長大走到社會上,這種思維,這種性格,不利於他的工作和生活。

作爲父母,我們也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太乖”,太順從,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現在想想,非常的慶幸,這說明我們的教育還是成功的,我們培養的孩子部分還是有主見的、有思維能力的。不是這樣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