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程:人類命運的10大關鍵議題》01:食物

<p>人類文明走到今天足足有幾千年的歷史,在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的同時,前進路上也同樣充斥着貧困、飢餓、壽命、環境、衛生、暴力等關鍵議題。到了今天,我們是否真的進步了?這些社會問題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到今天?
</p><p>帶着這些問題,我們來開啓一本新書《進程:人類命運的10大關鍵議題》,作者約翰·諾伯格,瑞典經濟歷史學家、作家、紀錄片導演、公共演講人、專欄作家。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獲得觀念史碩士學位。美國卡託研究所、布魯塞爾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高級研究員。</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4528054-ba45cdd29b6022ee.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strong>這本書就從人類最關注10大關鍵議題着手,解析它們的發展歷程,解答它們是否已經取得了進步,以及未來的路它們又該何去何從。</strong></p><p>有人可能會說,做人不是要向前看嗎,老關注歷史做什麼,歷史又不能被改變。</p><p>我們過去理解這個世界,依靠的是媒體,但媒體現在也充滿了偏見,更不用說網上的新媒體。我們現在把未來寄託在技術進步上,但年輕的技術先鋒們對歷史毫無敬畏,技術會帶來哪些風險,他們並不在意。這個世界會越來越波濤洶湧,你能夠找到的那根定海神針,就是歷史。</p><p>我們今天先來看《進程:人類命運的10大關鍵議題》的第一個命題:<strong>食物</strong>。</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4528054-1d0665801d1b58f8.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書中提到食物在19世紀之前啊,食物一直就是人類的一個大難題,以至於以前判定一個人是否貧困,就看他能否買得起明天的麪包。</p><p>在1695年至1697年瑞典發生了一場大饑荒,奪走了當時國內十五分之一的生命,甚至相傳還發生過人喫人的情況。</p><p>饑荒不僅僅發生在貧困地區,作爲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的法國,全國性的饑荒在11世紀發生26次、12世紀發生2次、14世紀發生4次、15世紀發生7次、16世紀發生13次、17世紀發生11次、18世紀發生16次。除此之外,每個世紀還會發生數百次地區性的饑荒。</p><p>如果這些還不夠震撼的話,我們來看看書中提到的一個饑荒親歷者描述的場景:</p><blockquote><p>我們經常看到母親在抽泣。畢竟對於一位母親來說,無法給自己正在捱餓的孩子找到食物,實在是太令她難過了。時不時地,還能看到那些憔悴的、餓着肚子的孩子,從一個農場到另一個農場乞討,只爲討要一些麪包屑。有一天,三個孩子走向我們,邊哭邊哀求着,希望我們能給他們一些食物以緩解飢餓帶來的痛苦。母親的眼裏飽含淚水,但還是不得不狠心告訴他們,這是我們僅存的一丁點兒食物。當看到三個孩子痛苦又懇求的眼神,我們大哭了起來,請求母親能讓大家一起分享麪包屑。在幾番猶豫之下,母親還是同意了。三個小孩子狼吞虎嚥地喫完,離開了我們家。但第二天,我們在去另一個農場的路上,發現了這三個小孩的屍體。</p><p>你看,饑荒在我們這個時代看來顯得那麼的陌生,似乎我們非常遙遠,那麼能否說明我們已經戰勝了饑荒呢?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作者諾伯格給出的答案。</p></blockquote><p>書中提到,食物的第一次大發展,來源於一項被人稱爲“20世紀最重大的技術發明”——<strong>工業固氮</strong>。</p><p>在巴斯夫公司工作的德國化學家弗裏茨·哈伯依靠理論和幾年的不斷試驗,他在1909年將氫氣和大氣裏的氮成功合成了氨氣。但問題是,這隻適用於小規模生產,他並沒有找到適合試驗所需的溫度和壓力的大容器。來自巴斯夫公司的另一個同事卡爾·博施(Carl Bosch),在二十多個反應器裏做了超過兩萬個試驗後,最終得到工業合成氨氣的正確步驟。哈伯—博施流程讓人工化肥變得便宜又高產,很快就運用到全世界。</p><p>工業固氮的發明直接把人口數量提升了一個數量級,<strong>讓世界從1900年的16億人口增長到如今的60億人口</strong>。</p><p>食物的第二次發展,則農業技術的發展,150年前,1噸穀物的收割和脫粒需要耗費25個人一整天的時間。有了現代聯合收割機,一個人只需6分鐘就能完成工作,可以說<strong>農工技術的發展把生產率足足提高了2500倍</strong>。</p><p>博洛格在1963年發起的“<strong>綠色革命</strong>”,堪稱食物的第三次發展,他成功培育出了高產、抗蟲的雜交品種,並且該品種對日照光不敏感,可以廣泛應用於不同氣候的地區。這場革命使得墨西哥1963年的收成是1944年的6倍。轉眼間便成了小麥淨出口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生產的燕麥也實現了自給自足。</p><p>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提供的數據,就能直接反應當今食物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p><p class="image-package"><img class="uploaded-img" src="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4528054-13bab312c3297c64.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width="auto" height="auto"/></p><p>當然了,食物問題的發展,也會給其他社會因素帶來影響,比如生育率的下降。</p><p>難道不是社會發展,出生率越高嗎?還真不是,隨着人們愈加富裕,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們養育的小孩會更少而不是更多,因爲家長們普遍認爲,生育更少的孩子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p><p>書中提到了美國的出生率變化情況,美國的生育率從1800年平均每位婦女生育7個小孩,暴跌到1900年的3.8個小孩,再到2012年的1.9個小孩,已經低於人口替代率了。</p><p>好了,到這裏大家可以想個問題,未來我們還有可能出現饑荒嗎?</p><p>諾伯格在書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strong>食物的增加帶來的是人口的減緩,這兩者已經漸漸趨於平衡</strong>。當然了,如果有戰爭或其他天災,食物問題還是會被放大的,饑荒還是會出現的。</p><p>本文由“特修斯號”發佈,2020年11月23日</p>


<p>下載電子書請關注公衆號「<strong>特修斯號V</strong>」並回復“<strong>進程</strong>”。</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