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與個體發展(一):被遺忘的內隱記憶

“那些不記得過去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喬治·桑塔耶納(George Santayana)

上面這句話出自哲學家桑塔耶納的The Life of Reason的第七章《人類天性中的變量與常量》,被寫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的牆上後儼然已成爲借古鑑今的名言,現在常見於各種社論、政論,乃至英語閱讀題中,但迴歸到它本來的語境,其實對於個人歷史而言同樣適用:

我們對於過去的記憶越模糊不清,它就越有可能在無形中塑造我們的生活,而且通常是以一種於我們無益的方式左右我們所面臨的種種選擇。

因此,有人認爲心理治療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向內檢視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從童年時期的各種經歷中找到意義、甚或重新賦予其意義。

大部分人對童年時發生過的事情記憶很模糊,還有一些人則完全不記得。這是因爲兒童最早的記憶是內隱的,因爲那時個體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到能夠編碼外顯記憶的程度。

我們通常所說的記憶一般都指外顯記憶,它是我們在思考時可以從大腦中明確提取的一種認知性記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外顯記憶直到個體3歲左右纔會出現,兒童在此之前經歷的很多事情都是以內隱的形式進行編碼記憶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西班牙裔美籍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George Santayana),在他很小的時候被遠赴美國生活的母親留在西班牙時,他可能只有一些影影綽綽的內隱記憶,而8歲時被自己的父親遺棄時的情景,可能無比清晰地印刻在他的外顯記憶中。這兩段記憶無疑都對他的人生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影響,但他對二者的觀感和體驗卻是不同的。

內隱記憶所仰賴的腦部組織在我們出生時就已經發育完成。而且因爲內隱記憶是一種內在的無意識記憶(如知覺、刺激-反應以及情感模式等都屬於內隱記憶),所以在被觸發時,由它所牽引出來的知覺、刺激-反應模式以及情感狀態等不像是源自過去,而是給我們一種就像現在正在發生的感覺。

因此,我們會以一種就好像回到了初始的、內隱記憶形成時的狀態對觸發事件產生反應。

與外顯記憶不同,內隱記憶不涉及主動回憶的認知過程。它可以是運動性的、情感性的、知覺性的,或體感的(在身體中能被感覺到),常被描述爲“無需記憶的記憶”和“非陳述性、非言語性記憶”。

內隱記憶的典型例子是,會游泳的人一到水中本能地就知道如何遊;而外顯記憶則是某人教你游泳的回憶。

創傷記憶通常是內隱的,因爲創傷使我們的大腦皮質醇(一種壓力荷爾蒙)氾濫,負責編碼記憶的腦部結構因此難以正常工作,於是相關的記憶也就無法顯現出來。

內隱記憶就像我們體內的一種隱藏的程序設定,以無形而又強大的方式影響着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我們對自己的內隱記憶瞭解得越多,受到過去的經歷和反應模式的牽制就越少。

內隱記憶的“內隱”特質導致它們經常被下意識地觸發,並使我們產生一些連自己都可能不太理解的反應。


比如,個體小時候曾在一個房間裏受到虐待,長大後看到特定的牆紙或聞到特殊的、使自己聯想到那個房間的氣味就會感到害怕,卻不知道爲什麼;與戀人分手後第二天醒來,可能觸發幼時自己獨自睡醒,家裏卻空無一人的孤獨感或被遺棄的感覺;在飛機上聽到嬰兒啼哭感到嚴重的不適,因爲那引發了自己嬰兒時期的痛苦感覺……

這些情緒的產生實際上是因爲觸及了個體關於自身童年經歷的內隱記憶。每個人的反應的強度取決於初始記憶形成時情況的嚴重程度或痛苦程度。

例如,在小時候有被家人遺棄的經歷的個體,分手後可能會有更強烈的被遺棄感和孤獨感;孩童時期有過極度恐懼或痛苦經歷的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可能會變得情緒失控或不知所措。

“在無知無覺中,一次次被激活的內隱記憶塑造着我們的生活……我們只是一頭扎進這些根深蒂固的(情感)狀態,並把它們作爲我們當下的個人現實來體驗。”丹尼爾·西格爾(Daniel Siegel)在他的《心靈的成長(The Developing Mind)》一書中這樣寫道。

儘管這些記憶是無意識的,但卻影響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們作爲伴侶、父母和“打工人”等角色時的行爲腳本。我們的反應模式基本上已經都預先被內隱記憶上好了發條。

鑑於內隱記憶激活反應的自發性,它與驚恐障礙和創傷後應激障礙有關就不足爲奇了。創傷記憶可能以閃回的形式出現,讓我們在還沒來得及完全明白髮生了什麼的情況下,就被刺激產生了很強烈的情緒反應,即使是面對一些表面上看來根本毫無任何相關的事情。

那些經歷過虐待或其他早期創傷事件,並因此出現了人格解體或解離症狀的個體,也可能會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因爲造成外顯記憶編碼受阻的心理創傷也會損害受害者從認知層面整合自身經歷的能力。

這意味着,未癒合的創傷,特別是與解離相關的經歷,可能會在我們的編碼記憶中被阻隔出去。這或許能夠解釋爲什麼有過虐待或創傷經歷的受害者,往往難以回憶起整個事件的某些方面。

內隱記憶對我們有重要的影響。然而,我們常常將由此引發的反應理解爲必須在當下應對的某些事情,而不是追根溯源找到這種反應的既定模式,以及觸發線索的共同點。

比如,在家裏突然怒火中燒,僅僅因爲伴侶臉上出現了某種表情;照顧孩子的時候沒由來地感到焦慮,也許是自身孩提時代的某種感覺從潛意識中浮出了水面。我們可能會將中性或無害的人際線索詮釋爲威脅,在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像自動反應一樣開始對伴侶厲聲呵斥,從孩子身邊抽身離開,或者從引起我們恐懼的情境中退縮逃走。

由於充斥着尚未被編碼、消化的情感,內隱記憶通常是我們當下最強烈、最激越的反應的源頭。然而,如果我們能夠使這些內隱記憶更多地顯化出來,那些未能及時處理的創傷就可能獲得療愈。通過整合這些記憶,我們也將獲得更完整的自我感。

以下是兩個可供參考的步驟:

1.保持開放與好奇的態度

第一步是對這些反射式的“自動反應”保持一種好奇的態度。也就是當我們探索在哪些情況下會觸發什麼樣的感覺和想法時,對自己的反應保持好奇、開放和接納。在塵封已久的歷史之門因爲我們的試探而有所鬆動,那些曾經傷害我們的事情又再一次重見天日的時候,以一種自我慈悲和正念的狀態去面對是很重要的。

具體而言,對於出現在身體或頭腦中的任何感覺、圖像、情緒或想法,我們都需要儘可能地保持覺察。例如,當伴侶用某種語氣跟我們說話時,如果我們感到強烈的憤怒或恐懼,不妨試着去分辨當下出現的特定的身體的覺受、眼前浮現的圖像,或此時此刻的感覺和想法。

通過保持開放和好奇,我們會更願意探索那些可能使人感到不適的反應,而不是反射式地陷入其中。

2.整合並寫出自己的人生腳本

心理學家們對依戀的研究表明,我們對自己所經歷的痛苦的感受和理解越充分,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從中受到的“後遺症”就越小。影響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明顯的、我們知道自己經歷過的創傷,還包括那些尚未進入顯意識的創傷,很多時候正是這些不曾被注意到的創傷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限制。

在對過去的人生故事進行整理,並將它們彙編成一個完整腳本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記憶中存在的缺失部分,從而定位出那深埋心底的無形鎖鏈,並從中解脫出來。

我們越是能夠填補故事的空白、敘述和記錄這些的故事,我們就越有可能將內隱記憶中蘊含的情感宣泄出來,並在更深層次上理解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反應。

就像桑塔耶納所說:“那些不記得過去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無論是在職場或是家裏,面對的是朋友、戀人還是我們自己,我們都有可能在無意識地重複有害的行爲/情感模式。

深入地回顧暗流湧動的個人歷史可能不會是一段美好的經歷,但觸達內隱記憶可以幫助解鎖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忽視的事情。

無論是否願意承認,那些沒有被看到的記憶仍然以它們自己的方式影響着我們的現在——無論是分手後過於強烈的被遺棄感,還是照顧孩子時莫名奇妙的煩躁——過去的經歷所遺留下來的傷害或限制並不一定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減少。

當理解了某些反應的觸發源自我們某一部分的個人歷史,彷彿上了發條的慣性反應就有了緩衝的餘地,我們也會從“一點就着”的狀態變得更加清醒、客觀,以更能反映當下我們的真實感受的方式做出迴應。


補充閱讀:

1.懷特. (2019).敘事療法實踐地圖 (李明, 曹杏娥, 黨靜雯 譯).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Firestone, L. (2019 Aug 28). These Invisible Memories Shape Our Lives. Psychology Toda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