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家裏老人越來越健忘時,你需要做的5件事

1.觀察並記錄 如果你留意到家裏老人的記憶或認知功能方面的變化,記錄下一些具體的例子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前幾天,媽媽從超市回家的時候迷路了,那家超市在我們這兒已經開了十幾年了。”“爸爸不止一次忘記關火了,廚房的牆壁都有點燒黃了。”“老伴

原创 《阿爾茨海默病——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之如何面對癡呆症

“癡呆症”是所有涉及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的統稱。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癡呆症,也是最常見的一種。一看書名《阿爾茨海默病——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就能明白這是一本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書。其實,這本書的梗概作者在引言“阿爾茨海默病新

原创 受到精神操縱的10個跡象

精神操縱(Gaslighting)是情感虐待或心理摧殘的常見形式,目的在於慢慢瓦解被操縱者的自信和自我價值感。相信無論是從新聞報道里,還是現實生活中,大家已經對PUA(pick-up artist,泡學老手)式的交往方式有所瞭解。時至今日,

原创 救救孩子:哈佛駐校精神科醫師給全體家長的公開信

編者按:在過去的十年裏,本文的作者Georgia Ede博士一直在大學裏當精神科醫師——其中有7年時間在哈佛大學,還有3年在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前者如大家所知,是一所坐落在劍橋市區的大型綜合性高校,後者則是一所隱於新英

原创 家庭暴力:鑑別、避雷,以及應對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家庭暴力是指夫妻或者伴侶之間,一方對另一方的肢體暴力行爲。而實際上,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既可以是妻子、丈夫,還可以是家中的小孩和長輩。家庭暴力的形式發生在伴侶之間的暴力被稱爲親密關係暴力(Intimate Partner

原创 一位自殺倖存者寫給所有人的備忘錄

在提及自殺這一話題時,人們更傾向於關注識別並干預危機中的個體;又或是哀悼已經不幸離世的人。兩者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但與此同時,我們常常忽略了處於中間地帶的一小部分羣體——那些試圖自殺而最後活下來了的人。主筆| Sam Dylan Finch

原创 心理靈活性——從“錘子定律”到接納承諾療法(ACT)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他1966年出版的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科學心理學)一書中寫道:"我記得看見過一部精巧而複雜的自動洗車機,能把汽車刷洗得很漂亮。但它只能做這樣一件事,任何別的東西進入它的掌握

原创 關於集體創傷,你至少需要知道這些

集體創傷指的是一羣人共同經歷的創傷性事件。它可能只涉及一小羣人,如一個家庭,也可能涉及整個人類社會。影響羣體的創傷性事件可能包括飛機失事、自然災害、大規模槍擊、饑荒、戰爭或流行病。衆所周知的集體創傷包括南京大屠殺、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發

原创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 珍愛生命,遠離雞血

前有拼多多(並夕夕?)員工深夜加班不幸猝死,後有外賣老哥送餐時倒地不起,而筆者碼字的當下,熱榜上還掛着"拼多多又一員工跳樓自殺"的消息。這些天接二連三地爆出青年人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消息,實在令人唏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上海申

原创 治療師手記之M女士的“驚恐”歷程

經過10個小時的旅程,飛機平安無事地着陸了。此時的M坐在機艙的最後一排,座椅並不舒適,而且離出口很遠。當飛機終於停止滑行,M已經憋悶到感覺機艙裏的空氣似乎停止了流通。其他乘客起身開始拿行李,最後排的M視線受阻,滿眼都是表情各異的人臉。似乎過

原创 治癒之路:自我慈悲入門指南

如果未來幾十年裏,你都不得不和某個人並肩同行、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可想而知培養好你們兩個人之間的感情會有多重要。更可能的情況是,你會努力與之和睦共處、相互支持而不是動輒對其冷嘲熱諷、乃至互相傷害。我們現在所處的生命之旅,與這個假想的旅程並沒

原创 複雜型創傷後應激障礙 | 童年經歷與個體發展(完結篇)

複雜型創傷後應激障礙 (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PTSD)通常源於(隱性)虐待、忽視,以及各種讓個體感到無力控制又逃脫不了的場合。反覆無常的父母、動盪不安的成長環境都會造成兒童的“複雜

原创 童年經歷與個體發展(二):歇斯底里的父母和瀕臨窒息的孩子

就像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說,並不是所有的創傷都是可見的。與意外事故等一次性事件造成的創傷後應激障礙不同,有害的家庭動力造成的複雜創傷是慢性發展的。當孩子和父母陷入一種不正常的共生關係中時,即便已經長大成人,孩子的創傷可能很多年都不會被注意到

原创 童年經歷與個體發展(一):被遺忘的內隱記憶

“那些不記得過去的人註定會重蹈覆轍(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原创 越無力越焦慮?但越焦慮未必就會越無力 | 接納承諾療法

在臨牀實踐中,我治療過很多受困於極度焦慮中的人。他們中的一些,對幾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瀰漫性的憂慮;還有一些是對特定情境或身體反應有着難以自控的恐懼;另一部分人的焦慮則源於頭腦中喋喋不休的、因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