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哈佛駐校精神科醫師給全體家長的公開信

編者按:

在過去的十年裏,本文的作者Georgia Ede博士一直在大學裏當精神科醫師——其中有7年時間在哈佛大學,還有3年在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

前者如大家所知,是一所坐落在劍橋市區的大型綜合性高校,後者則是一所隱於新英格蘭鄉間的私立女子學院,也是美國著名的“七姊妹(Seven Sisters)”學府成員之一。兩所高校的校園文化風格迥異,但Ede博士發現孩子們所面臨的心理困境卻是頗爲相似的。

下面是她想和父母們分享的一些工作中的知見,希望能借此減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一些心理摩擦,幫助建立更健康的家庭關係。


"我不能讓父母失望"

很多孩子給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希望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實現他們的夢想。當對未來的憧憬與父母的意願相左時,孩子就會覺得彷彿被困住了,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無望。許多學生告訴我,有些事情他們甚至連想不都敢想——比如換個專業或重新規劃職業道路,轉去一個他們更喜歡的學校,或者休學一段時間——因爲怕父母會大發雷霆或受不住這樣的打擊。這些孩子不顧巨大的心理痛苦,強迫自己堅持下去,放棄可能成功的機會,甚至有時就像《死亡詩社》裏所演繹的那樣,將自己的生命置於險境。



爲人父母,你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樂。只是你對什麼能讓他們幸福的信念可能與他們自己的想法大相徑庭。許多父母爲了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已經費盡了心力,因此往往顧不上把孩子的心理安適排在學業成就之前。

大多數孩子都經歷了巨大的學業壓力——來自他們自己、老師和同學的壓力。

如果有機會,問問孩子對學校適應得怎麼樣,但要注意別一不小心火上澆油。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主動和他們聊天,並表達對他們整體的生活的關心——孩子喜歡自己的學校嗎?在考慮主修什麼?是否交上了朋友?有沒有做什麼好玩的事情? 與孩子進行交流,瞭解他們的整體表現,而不僅僅是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這是孩子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的關鍵。


 "我是家族之恥" 

大學時期是一個探索和發現的時期。許多孩子在瞭解自己是誰的過程中,會嘗試新的髮型、新的自我認同、新的政治意識形態或關係。那些因爲與衆不同而感到被家人評判和排斥的孩子,更有可能在自卑、人際關係問題和孤獨中掙扎。

孤獨和自我厭惡會使孩子面臨更高的社交焦慮、抑鬱和自殺風險。想想孩子回家的時候是否有了新的紋身、穿孔,或頭髮顏色變了?他們有在嘗試想用某種形式向你表明自己是性少數羣體中的一員嗎?他們的價值觀或宗教信仰是否與你不同?

你不必贊同孩子的一切行爲,你可以讓他們知道你的感受,但不要止步於此。

表達好奇——多問問孩子爲什麼要往一個新的方向發展,以及這讓他們有什麼感覺。試着慢慢把視線放寬泛些,看看他們身上你不喜歡的地方之外的那些特質,那些你一直喜歡的特質,想想你們仍然具有共同點的東西。找一些你可以放心談論的話題,並考慮放孩子一馬,把某些敏感話題從檯面上拿下來。

出現在我診療室的學生中,有太多人覺得他們當下經歷的變化正在破壞他們與父母的關係,而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即使不能完全獲得理解或支持,也希望父母能夠看到真實的自己,不要因爲他們內在本來的樣子而不再愛他們。  


"我父母沒把精神健康當回事兒" 

許多精神疾病在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首次開始出現。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往往在大學期間初現端倪。對於孩子來說,這可能會構成三重威脅:情緒不穩、學習能力下降和社會污名化。我簡直數不清有多少孩子拒絕護理或放棄治療,是因爲他們害怕父母會認爲他們是軟弱的,或者覺得他們看心理諮詢師或服用治療抑鬱或焦慮的藥物是見不得人的事。



有的孩子寧願自己私下想辦法買藥,也不願意用學校的醫保或父母的錢,甚至在每次回家前就停止服藥,因爲擔心父母會發現自己在服藥。還有的孩子因爲顧及父母的感受,寧可冒着大學肄業的危險,也不願意請病假或休學。

不管對精神健康問題有什麼看法,沒有一個正常的家長會想看到孩子受苦。當發現孩子再努力也無法做到和從前一樣、出現異常行爲,乃至發生解離,你也許會感到無所適從。

發現孩子自傷後留下的疤痕、濫用藥物或酒精的跡象,或聽到孩子談論死亡——這些無疑都是很可怕的。 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父母都想幫助他們的孩子,但只是不知道怎麼做。 你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承認這個問題。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了ta的掙扎,你很關心ta的狀態。僅僅只是開始談論這個問題就可以帶給孩子很大的安慰和希望。

你必須做的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是就此進行諮詢。

 諱莫如深和孤立只會使問題更加嚴重。向熟悉的醫生、可能面臨過類似問題的家人尋求建議,並聯系孩子所在大學的心理諮詢中心。

雖然理想的做法是先取得孩子的同意——而且作爲校方工作人員,我們也確實需要孩子的許可才能與你分享他們的護理信息(除非你的孩子處於危急之中),但瞭解我們的服務範圍、獲得總體的建議並不需要當事人的許可。

試着把你兒子或女兒的大學歲月也看成是你自己成長和發現未知世界的時期。縱然作爲家長,你並不總是完全正確(誰不曾犯過錯呢?)——但亡羊補牢,爲時未晚。


補充閱讀

科爾曼. (2013). 抑鬱症:寫給患者及家人的指導書 (雷田 譯).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Ede, G. (2016). An Open Letter to ParentsFrom a College Psychiatrist. PsychologyToda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