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笔记七:价值投资方法与哲学(四)

价值投资的演变。

价值投资诞生之初的逻辑链条是:“市场先生”情绪很不稳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乐观和悲观中摇摆,所以报出的购买或者卖出的价格飘忽不定,他不会告诉你真实的价值。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股东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是一个估计值,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所以“市场先生”也会给出不同的反应。而“安全边际”要求投资人保持理性预期,理解“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和“市场先生”打交道的方式。

早期的价值投资更依赖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算市净率。用低于清算净值的价格买入资产,赚被市场低估的那部分钱。巴菲特早期深受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影响,实践中关注各种财务指标,寻找资产价值能够算清楚的公司进行投资,就是“捡烟蒂”式投资。

70年代以后,显而易见的便宜公司越来越少。巴菲特逐步受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的影响,转变为寻找护城河的价值投资者。购买市场地位中隐含成长惯性到公司,在此基础上关注管理层的能力及企业文化,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发现优秀企业并长期持有。

随着市场和产业的变化尤其是科技的快速发展,研究企业无法再停留在实物资产价值、账面价值或者静态的内在价值这一层面,价值投资由单纯的静态价值发现,转而拓展出两个新的阶段:一是发现动态价值,二是持续创造价值。

如果说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发现价值的话,其落脚点应该是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需要投资人与创业者、企业家一起,用二次创业的精神和韧劲,把对行业的理解转化为可执行、可把握的行动策略,帮助企业减少不确定性,以最大限度地抓住经济规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