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道德的理性不是真正的理性

理性人是博弈的前提,理性人的基本特征便是利己,这样的话理性人是不是就等同于自私自利呢?博弈的参与者是不是就没有道德呢?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博弈论中的“理性”与道德和自由有没有冲突。

首先,理性的选择是指能为自己获得最大利益的选择,这其中不考虑道德因素。就好比下围棋的博弈中,选择走哪一步棋,考虑的只是能不能最后为自己带来胜利,下棋的博弈中是不会考虑道德因素的。人们也不会因为你赢了一盘棋便说你没有道德。

但是在现实的博弈中,很多“理性”的选择是与道德相违背的。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5月22日,有人在论坛上发帖子,详细描述了自己经历地震时的情景。发帖人是一名私立学校的教师,他声称自己在意识到地震后第一个从教室冲到操场上。后来有学生问他为什么不顾学生就跑了。他解释道:自己虽然追求自由和公正,但不是那种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当时那种生死抉择的时刻,除了为了女儿之外,他不会牺牲自己,就是自己的母亲他也不会去救。因为他觉得在那样的情境下能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情况危险,他也无能为力;如果情况不危险,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人了,完全有自己逃生的能力。自己不会有道德上的负疚感。

这个帖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主人公姓范,所以被人戏称为“范跑跑”。这件事情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现在我们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博弈论的前提是参与者为理性人,理性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追求最大利益为行动目的。在“范跑跑”遇到地震的时候,根据地震危险程度与他的选择,将会出现4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情况非常危险,选择留下,结局很可能是学生与他都陷入危险。

第二种情况:情况不是很危险,选择留下,结局很可能是他与学生都平安无恙。

第三种情况:情况非常危险,选择逃生,结局很可能是他逃生,而学生陷入危险。

第四种情况:情况并不是很危险,选择逃生,结局也是他和学生都平安无恙。

由此来看,在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的时候,如果他选择逃生,无论情况危险与否,都会最大可能地保全性命;而选择留下的话,如果情况不危险还好说,如果情况危险则将陷入困境。所以说,在这场博弈中,保住性命的最优策略便是逃跑。

“范跑跑”是这场博弈中的理性人,他做出了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的选择。但是我们要明白,这场博弈的参与者是人,而且博弈的内容不是下围棋,而是关乎学生的生死。保护自己的学生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是师德的一种体现。在这个时候,真正的理性不是自己逃跑,而是留下来组织学生逃生,或者指挥学生避难。

由此可见,有的博弈中理性人是与道德无关的,而有的博弈中理性人是与道德相违背的。违背道德的理性不是真正的理性,这种情况下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便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范跑跑”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说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