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傳統文人不愛寫小說

中國文化傳統博大精深,唐詩宋詞元曲達到的高度讓人歎爲觀止但是比較起來,總感覺中國傳統小說的數量似乎差距很大,至少我們知道很多詩人聞名,但是寫小說除了幾大名著可觀,大多埋沒,作者也泯然衆人矣,原因何在?

以追求功名爲上進,小說是消遣娛樂。傳統的儒家思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士大夫講究的是封王拜相。小說類文學大多是被流放,被罷官,多年考不上進士的不得志之人。如蒲松齡、曹雪芹等等。但凡有點能耐,不會再文字遊戲中消耗太多時間。

從宋代以來,市民文化盛行,也出現了很多小說。很多士大夫據說都寫過小說,但是大多數不敢署名,原因是怕丟人,如《金瓶梅》這樣好的一本小說,卻很難找到具體作者。蘭陵笑笑生何許人也?一直是縈繞在讀者心頭的未解之謎,幾百年來衆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

過去時代,即便是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曹雪芹等寫出爆款小說,還是走不上人生巔峯,過上富足生活,所以不可能有太多人將其視爲榜樣,努力在小說事業上執著地,默默無聞地無慾前行。


認定小說是末流技藝,是文學的墮落。即使到了近代,梁啓超對於小說的看法就是:開啓民智。

傳統的文學愛好者,寫詩歌的很多,題詞爲文落筆生花,應該說都非常有才華。但是他們審美情趣中,始終將小說地位看的很低,認爲上不了高雅之堂,成就不了任何事業。即使是現代文學愛好者,也不完全認定小說的價值。

詩人谷川俊太郎在《三萬年前的星星》詩歌集中,《維護詩歌兼及小說何以無聊》:“用MS明體的足跡,把初雪早晨般潔白的記事本畫面踢散的不是我,那是小說乾的,只能寫詩真的太好了。”

“描述人的行爲是小說的工作,給人帶來無數歡喜的是詩的工作。小說走的路蜿蜒曲折地通向人間,詩連蹦帶跳走的路越過筆直的地平線,二者都無法讓飢餓的孩子喫飽,但是至少詩不怨恨世界,因爲幸福的風吹進了肺腑,即使喪失語言也不害怕。”

“小說在找靈魂的出口急的發瘋時,詩不用分宇宙和舊鞋子的懶洋洋聲音唱着歌。在用祖先神靈口耳相傳的歌曲中興高采烈地穿越時空,朝着人類不會滅亡的方向。”

詩歌相對小說,充滿了靈性,有不可言喻的精美,同時保留了一份沉默,讓讀者用想象力不斷填補。而小說總是粗疏不堪的隨意登場,企圖用皮影戲製造出人生場景,描述趙子龍七進七出生死戰場,讀者看見和聽見的都是幻影,還有若即若離的述說。

好的小說要特殊閱歷,需要時間打造。小說需要持續的打磨冶煉。閱讀世界名著,可以感受到,越是窮困困厄的環境越容易出偉大的作品和創作者。越是富足社會,越出平庸的創作者。

一些小說寫作時間很短,如凱魯亞克的《在路上》只寫了五週,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只寫了八週,但作品積累沉澱數年或者數十年,作者對人物爛熟於心,書寫表達技巧日臻成熟。

同時,有水平的讀者卻始終很少,讀小說往往不是審美情趣使然,大多追尋着流行文化,或以高雅藝術形式作爲階級憑證。比較起來,網絡小說在調動和刺激人類的基礎情緒這方面,摸索出比較直接有效的方式和框架。其他方面,小說只要稍微往文學這個方向走一點點,就陷入寫的比看得多的局面。

既沒有用,又不高雅不凡,對創作能力素質提出了非常高要求,所以這類活很少人幹。但是,但凡一直能夠堅持下去,往往能夠找到進入窄門的另一條路徑。

相比其他,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也許更能讓世界充滿思考,這就是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