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中嘗試這3種思維問句

孩子週末從學校溜回來,陪我去個活動地方,再一起喫午飯,一個上午加中午時間就這麼一晃而過,果真“時間是物質基礎”。

寫寫流水賬吧,看看瑣碎事情如何被我硬生生的,歸納出來這三點所謂聯繫思維。

上午十點半我要趕去活動地方,這個早就告知了,不過小夥子硬是拖着我後腿,到了十點一刻才能出門。

路程至少二十分鐘吧,這導致不能準時到達,我只得自嘲加反思說,“誰叫我只說了十點半到,沒說明白要十點出門呢,須知明確出門時間對大家纔有效。”

當然,我能隨着延後出門,也是心裏有預案,畢竟這是週末志願活動,重在參與,到場就行,沒有什麼要求。

我想最差就是參加不成,自討沒趣罷了,無礙於他人,這是自己底線思維。

當然,最終還算趕上活動後半程,彌補了時間差,不過也提醒這樣預案最好別用,早點到場纔是自尊體現。


要去的地方需要拐彎調頭才能開車進去,不過這個主路口標示不準直接調頭,於是只能左拐彎再試圖回來。

沒成想,這左拐彎小路實在擁擠,只能在下個路口趁機調頭,隨着車流蝸牛般移動,再移到主路上估計費老鼻子時間。

這時候瞥見這條路上一個大門,想起來應該是這個活動場地的側門,應該可以進去,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直接開進去,順當的很。

這給了一個良好啓示,即便這是未曾走過的路,嘗試一下也是很好的,體現的是靈活性,不能固執於既有做法和路徑。

因爲,任何事情都有無數種解決辦法,不固守已有的,不排斥人家的,這也許就是開放思維吧。

體現開放思維的問句,應該就是那句“還有嗎”。遇事多問一句:還有其他視角嗎,還有其他可能嗎,還有其他辦法嗎。


忙乎完事情,中午我們去一家港式茶餐廳喫飯。

我點了一份腸粉外加一杯熱咖啡。平時很少喝咖啡,也不是喜歡的,這次不過想換換口味罷了,端上來精緻鐵杯子,外加一小包白砂糖,還有個小小鐵勺,那個勺子眼小到盛得下一粒黃豆。

加入糖,用小勺子飲用,心裏想的是“優雅就是慢”,自鳴得意。不過,很快覺得這杯咖啡如此喝完,要一箇中午不止,好在那份腸粉遲遲沒有送來。

這時候,小夥子悠悠說道,這個小勺子不是用來喝咖啡,而是用作攪拌砂糖的。這真是及時雨,打破我的自以爲之,以及故作聰明的優雅自戀,三兩口喝起來咖啡。

苦,好苦,真是苦,嗨,還是中國茶的還哇。

其實,想說的是要及時接受人家建議,學會順應,而不是同化。順應是接納人家看法,順着來,改變自己,而同化則是要人家順着自己,改變別人。

其實,這就是適應環境的控制理論,要麼改變環境適應環境,要麼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如何纔好看着辦吧。

我們本能是希望改變環境順應自我,可是現實需要的會相反。


歸納一下,也許日常活動中,要具有這3點思維意識:底線思維、開放思維、控制理論。通俗說就是要有預案,要靈活不固執,要順應環境聽人家意見。

用問句表達就是:最差情形是什麼(凱利三問句之一)?還有其他方法嗎?能接受改變自己嗎?牢記這些問句,也許遇到困惑時候,就會“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