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昂《导演的创作》

20世纪被称为导演的世纪,戏剧导演也被称为剧场艺术“新的创世主”。自从乔治梅宁根公爵在1874年于柏林创办了梅宁根剧团,首次建立明确的导演中心制,追求以自然主义的态度再现历史的真实。于是梅宁根就成为了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的导演。

换个角度来看,梅宁根挺好的,他既没有取其他剧院的名字,直接以自己名字作为剧团的名字,源远流长。在梅宁根之前的时代,戏剧通常被认为是剧作家的语言,而舞台只是在复制剧本,他主张要有一个人来全面控制一出戏的上演,需要对每一个瞬间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对灯光、舞台服饰、人物服装都做出详细的规定。其次,对于表演风格的控制,他要求演员和布景设计师要服从整体的艺术创作,不能独断专行。并且要求演员要用大量的时间来排练,按照规定要求来完成舞台任务,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随意表演。对于群众演员,梅宁根要求他们要表现得像现实生活一样,群演只能看着他们讲话的演员表演,而不能看观众。在舞台上,每一个人物的位置都有固定的规定,在演出时通过一个人的手势就可以制止群众的喧闹。

之后法国安图昂在1887年于巴黎创办了自由剧场。安德烈安图昂看到了法国当时的程式化的佳构剧,故而大胆打破法兰西戏剧传统,废弃当时大剧院的生产方式,强调戏剧探索与戏剧实验,所创办的“自由剧场”开启了与传统戏剧不一样路线的剧场戏剧。正如德国导演奥托·布拉姆指出:“对人的刻画应该是其首要的始终一贯的的职责;只能通过表现其形体的和精神的特征以区分其最细微的天性差异,从而刻画丰富发展了的个性。”于是导演奥托·布拉姆视自然主义为先进艺术的代表,参考自由剧场的方式,导演奥托·布拉姆创造了自由舞台、伦敦独立剧院等。遵循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美学风格。

随后189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办了莫斯科艺术剧院,以普希金“在假定情境中的热情的真实和情感的逼真,这便是我们的智慧所要求于剧作家的东西。”作为戏剧美学指引。

我们对于演员需要具备两点,一需要演员有赋予角色喜怒哀乐的情感,其次就是演员有创造角色的巨大的热情。太理性的人很难做好演员,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激情和热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演员调度准确,但是台词没有生命力,没有感染力。我们的演员往往缺乏热情。有专家说,演员是“情绪运动员”,这个词恰如其分,因为就好像运动员那样,一声令下,就要跑起来,马上加速。演员就是这样的,情绪要很快,不能慢慢酝酿。

所以如何在训练排练中让演员具有创作热情,是我们导演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

作者:卢昂
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出版年:2010
定价:45
装帧:平装
ISBN:9787547500583

学习导演学,不能不知道以下几位著名导演。这些导演因为他们一直在追问“戏剧是什么?”所以才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一套自己的理论,所以才能成为大师。

梅耶荷德,俄国导演,演员,戏剧理论家。1874年2月9日生于奔撒城,日耳曼后裔家庭,1940年2月2日殉难,苏共二十大后平反。1913年他的论著《论戏剧》问世,提出了与写实主义戏剧分庭抗礼的假定性戏剧理论(假定性的现实主义就是我的口号,有些导演千万百计把舞台搞的和真的一样就很愚蠢,戏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跟真的不一样)。梅耶荷德的戏剧革新理论还表现在戏剧观念的开放性上。他认为戏剧可以向包括电影在内的姊妹艺术(舞蹈、杂技等)借鉴有益的艺术表现手段。在表演艺术方面,梅耶荷德在20年代初提出了“有机造型术”(ьиомеханика)的理论。他在《演员的角色类型》中指出:“演员的创作是一种空间造型形式的创作,演员必须通晓自身的力学,”演员的舞台动作不应是自然主义的动作,而是给人以一种美感的“形体造型”。在《梅耶荷德谈话录》中,有着充满哲学思想的记录,比如当我们要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我们有可能需要长篇大论,或者说很多东西,然而这本书里就一句话,“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就是葡萄酒和葡萄的关系”。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深邃的理念概括化了。

欧根·贝托尔特·弗里德里希·布莱希特(德语:Eugen Bertholt Friedrich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国戏剧家、诗人。他的剧作在世界各地上演。布莱希特创立并置换了叙事戏剧,或曰“辩证戏剧”的观念。贝尔托·布莱希特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奥格斯堡,年青时曾任剧院编剧和导演,并投身左翼工人运动。1933年后因纳粹党上台而被迫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经苏联去美国,但战后又在美国遭到反共迫害,不得不于1947年返回欧洲,并自次年起定居东柏林。1951年因对戏剧的贡献而获国家奖金,1955年获列宁和平奖。 1956年8月14日布莱希特逝世于东柏林。我们对他的认知是熟悉的“间离效果”,对现实始终保持理性的审视与批判的态度。布莱希特从倡导歌剧改革入手,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叙事剧(史诗剧场)实验,特别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方法,并提出了间离效果理论。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将叙事分为:历史、史诗、与戏剧,并定义戏剧为“对人类行动的模仿……以引发观众的怜悯与遗憾之洗涤”,亚里斯多德认为戏剧优于史诗。布莱希特所主张的史诗剧场理论反对这种美学传统,他认为剧场应该要破除虚构的现实,并且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况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戏剧幻觉带来的情绪宣泄。他主张的间离(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断观众沈浸於戏剧幻觉。

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法语发音:[aʁto]),全名安托南·马里·约瑟夫·保罗·阿尔托(Antoine Marie Joseph Paul Artaud),1896年9月4日生于马赛,1948年3月4日卒于塞纳河畔伊夫里,是法国诗人、演员和戏剧理论家。阿尔托在其理论著作《戏剧及其重影》提出了残酷戏剧的概念,试图改变文学、戏剧和电影的基本元素。通过诗歌、药物、朝圣、绘画和广播剧,他一直将这些活动作为逃避现实的工具。他通过不断注射药物来摆脱几十年来一直困扰他的慢性头痛。这种无处不在的疼痛会影响其创作。他曾在精神病院待了近九年,频繁使用电击治疗。他的戏剧是很纯净的,人性都有恶的东西,戏剧就是让人纯净的圣堂,但是他在舞台上往往用残酷的手段,让人去释放,人们在剧场在这样被释放之后,被净化了,那么人性就能纯净一些,所以他的戏剧有着暴力、血腥的特征。阿尔托是后现代戏剧的标志人物,他对后面的格洛托夫斯基、谢克纳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格洛托夫斯基(1933~1999)Jerzy Grotowski,波兰导演,戏剧家。曾在克拉科夫戏剧学院学习,毕业后赴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进修。回波兰后曾在克拉科夫老剧院和波兹南波兰剧院担任导演。格洛托夫斯基认为大量运用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演出形态实际上扼杀了剧场最重要的元素:人与人的直接面对。相对于他所称之于Rich Theatre,格洛托夫斯基提出“贫穷剧场”的原则,舍弃遮盖演员躯体的装饰,试图透过身体技艺的训练来展现人的本来面目(他将戏剧当作手术刀,向观众赤裸裸地剖析人的精神与意识)。在他的剧场训练中,运用了各个古老传统文化戏剧的演出技巧,但并非仅止于学习陈套的模式,而是希望借由演练先人累积传承的世代记忆,用身体知觉来重现表演时的状态。这是一种还原互为主体的过程,透过身体经验,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格洛托夫斯基称这样的方法为“负面之道”(via negativa),运用削减的方法,剥除行为中虚假的花样和伪装,来实现真正的行动,探讨主体性的本质。

彼得·布鲁克,CH,CBE(英语:Peter Stephen Paul Brook,1925年3月21日-),英国戏剧和电影导演,二十世纪重要国际剧场导演,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代表作有《空的空间》。彼得·布鲁克把戏剧分成以下四种:僵化的戏剧、神圣的戏剧、粗俗的戏剧、直接的戏剧。他一生与僵化的戏剧做斗争,戏剧是一种自我摧残的艺术,每一种形式一经诞生便注定要灭亡。在戏剧中我们才能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公认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使戏剧成为一块神圣的场所,在那里有可能找到更多的现实。

理查·谢克纳(1934年—),美国纽约大学戏剧系著名教授,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戏剧导演兼理论家,被誉为是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之后,第四位20世纪享誉世界的表演学理论研究大师。他所创建的“人类表演学”,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最快的人文新学科之一,迅速渗透了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等学科中。他也是著名的环境戏剧的倡导者。谢克纳认为:戏剧的定义不再建立在传统对生活与艺术的区分上,演出空间可在任何地方,所有演出空间为表演所用,也为观众所用;演出的焦点多,演员可成为多元素;剧本不必成为演出的出发点,也不必是最终目的,也许根本没有文学本。从理查·谢克纳开始,我们开始关注“偶发戏剧”,没有太多舞台上编排的东西,是即兴的、演员参与的大型的仪式。他强调演员下意识,观众的直接参与。如果按照以前的说法,演员在观众席上看,定义为1,那么生活是0的话,这个偶发戏剧,就是无限接近0,但它不是0。因为达到0的话,就是生活,观众分不清楚我是在看戏,还是生活就这样了。

尤金尼奥·巴尔巴(格洛托夫斯基四大弟子之一),欧洲戏剧大师、戏剧导演、演员训练者、作家。1961年与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Jerzy Grotowski)从事戏剧创作,1964年在挪威奥斯陆创立欧丁剧团(Odin Teatret),1966年迁到丹麦的霍尔斯特布罗(Holstebro),北欧戏剧实验室(Nordisk Teaterlaboratorium)创始人。尤金尼奥·巴尔巴在格洛托夫斯基身边作为助手工作了三年。1963年,他前往印度研究当时在西方不为人所知的舞台艺术形式,卡塔卡利。自1974年以来,巴尔巴在欧丁剧团已摸索出与众不同的训练方法,以物易物,即与一些特定群体实践文化承载形式的交换,构建成一种整合性的跨文化表演。

诸如此类的导演,很多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然而说这些导演的意义和目的,是想告诉大家,自20世纪有如此璀璨的文化,就是因为导演。那么我们同样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导演是什么?”

导演以戏剧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工具,通过演出形象直观地从精神层面与观众交融与作用,共同探索人性的本质和意义。

导演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对世界,对人性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一层层的剥开,对人对事物对世界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力,要一层层的剥开。一个戏的好坏,都需要见地,需要有思想,需要“感同身受”,这种“感同身受”,不是纯理性层面的。导演有着宗教的情怀,但他不是教父(直接告诉你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是一种通过故事情节艺术展现一点点逐步让观众、观者受到启示或者是启发。所以导演不纯粹是一个哲学家,他带有一些诗人意味的哲学。

其次,导演应该是演出形象的设计师。舞台演出通过形象去展示的,这种形象是一个综合艺术。要什么样的样式,要什么样的形象,需要导演从文本里焕发想象。导演不是直接创造形象,是通过与其他别的部门的合作中汇总出一个形象。大到舞台样式,小到一个道具,一个服装都是要十分的细腻。最后,导演应该是演出艺术创造的工程师。他不仅仅是设计,还要施工。作者写完剧本,就是一个剧本,人不在了本子还在。导演把构思写好了之后,不排演就是白搭。导演要直接指导各个部门的艺术创作,并且做到整合。

导演最重要的素质是,激发和整合。

根据刚才的导演应该具备的能力,那么导演需要具备三大素养与能力:1)敏锐分析与深刻开掘的思辨能力;2)独特演出样式的构思与创造能力;3)全面整合各个艺术部门创作的整合能力。

导演艺术创作途径:剧本分析、导演阐述、与演员一起研磨戏剧人物和剧本、执导排练、剧场的合成及彩排演出。

导演工作步骤:剧本分析。其中有分场分步法、结构主义分析法、动作分析法。……把剧本名字,每一段戏定义清楚,把每一段戏的动作定义清晰,用动词定义,那么你排练会很清晰,对剧本也很清楚。导演阐述,需要把导演对于独特的美学思想写下来,指导各个部门为之工作。

作为一名导演需要有的特殊的戏剧美学。1)重拾古典戏曲之古风遗制;2)回归古典戏曲之自由精神;3)彰显梨园古戏之本体特色;4)弘扬古典艺术之时尚品格。

在排练过程中,导演整合各个艺术部门创造的能力,最主要体现在对表演的精通和指导上。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来说,导演应该死在演员身上而复生。我们不应该把演员当成傀儡,创造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始终是导演艺术创作的核心内容。

如果一个导演能够善于把戏剧的心理现实主义的体验、性格化的技巧与歌舞戏曲的外部表现手段柔和,那么你按照这种方法塑造的演员,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演员。

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价值:1)演出结构高度严谨的音乐性与舞蹈性;2)舞台时空超然而自由的虚拟性与开放性;3)表演手段丰富而高超的综合性与技巧性;4)观演关系积极而热烈的剧场性与参与性。

……

排完《唯不忘相思》后,其实带有很多的疑虑和疑惑,翻开这些资料和内容,重新温习一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比如古典戏曲中有很多元素是有考究的,传承百年、千年,但我们都随随便便就放弃了,实在是有问题的。所谓的创新并没有对原本的样式有过深入的了解,就凭空出现了一个东西,这不叫创新。

至少在看完卢昂的《董生》和《补天》之后,我突然一闪而过,明白我自己的戏曲音乐剧缺在哪里了,知道哪里有问题了。我自己的戏缺乏的就是传承性,一味的创新,用各种元素的杂糅,其实并不能让这部戏带给我新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实验,仅此而已。比如落地在剧本里,《董生》开场,是两个小姑娘,提着灯笼,缓缓从上下场口走出来,然后在走回去。就简单的一个开场,我就明白两部戏之间的差异/差别在哪了,实在是自叹不如。一个简单的场面,就体现导演的能力。而《董生》这部戏是基于梨园传统的样式而来,有着极强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而我的《唯不忘相思》仅仅是我自己的想象,并没有什么传承传统的东西。

本书的内容及其中的影像资料,实在让人有很大的启发。特别是那些想从戏曲扎根,寻找传统文化出路的人而言,是有极大的启发的。就导演创作而言,也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理性方法,这些理性方法,需要加以实践,结合个人体会才能有所成效。

本书有诸多知识点,在读的过程中,皆有感悟,总之看完后,收获很大。

感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