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二)

心智模式,就是我們頭腦中慣有的組織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於事物的意見困擾。”

換句話說,一件事會怎樣影響我們,並不取決於這件事情本身是什麼樣,而取決於我們怎麼去看待它。

這就是心智模式的作用。它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引發行動。

根據能否促進我們跟世界的積極互動,心智模式,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積極的成長型心智模式,另一類是消極的防禦性心智模式。

一、防禦型心智模式

如果孩子的安全感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陷入防禦型心智模式,不願意探索世界,不願意面對必要的難題。

防禦型心智模式有三種表現: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和絕對化思維。

比如,父母誇一個孩子聰明,那就會讓孩子陷入自我證明的陷阱中,孩子會努力維護聰明的形象,從而回避挑戰。這就是僵固型思維。

然後,孩子就覺得自己應該表現得聰明,否則就沒有人喜歡他。這就是應該思維。

如果孩子某次考試失敗,他就會想:我連考試都通不過,就證明我不夠聰明,再做什麼都沒有用。這就是絕對化思維。

僵固型思維,防禦的是我們內心完美自我的形象;應該思維,防禦的是我們內心已有的規則;絕對化思維,防禦的是可能產生的傷害。

它們的核心特點,就是用抽象的思維方式,阻止我們改變和發展。

二、成長型心智模式

如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接納與安全感,孩子的自主性會增強,從父母那裏得到的安全感也會轉化爲自身,這種源於自身的安全感會激發他進一步去探索世界,發展新的能力。

這就是成長型心智模式。

擁有成長型心智模式的人,總會想辦法把目標轉化爲行動的動力。

“控制的兩分法”,即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不要妄圖控制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這種專注精進、順其自然的態度可以增加動力。它有兩大步驟。

第一步:思考擔心的事情裏,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那些是不能控制的,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第二步:找出能控制的部分後,製作計劃,努力把它們做好。

控制的兩分法,不僅能促進我們行動,還能緩解焦慮。

如果我們不區分哪些可控,總是擔憂最終結果,就會陷入防禦型心智模式,止步不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