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基于当下的建构”,故事木已成舟,但如何提取是当下需要

单位的电梯里,近来反复播放城市推介以及科技强国节目,拍摄精致,寓意深刻,好看也耐看。

视频自动播放有规律,打开电梯就停止播放,关上电梯就继续播放。如果一直在电梯里,即便反复开关电梯,也不影响观看效果。

今天乘电梯,听到同事打趣说,“好巧,好几次看到这里想继续看下去,就不得不下电梯了”。

我记得回复说,“那就多乘坐几层电梯呗”。

我们要讨论的是,真的是每次都看到这里嘛,真的如此吗。

其实,心理学视野下,可能是如此,也可能并非如此,但是一定反应了当下积极愉快的心情,说明了对视频节目的认可,否则哪里顾得上欣赏节目呢!

换个说法,我们所有的言行以及回忆,说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反应了当下的情绪态度和人际关系状态。


新阳光心理研究所连载的母爱救赎日记,有一天主题就是如何看待孩子抱怨这个事情。

求助者说被女儿气坏了的时候,忍不住发狠说了一个当年事实:当初知道怀的是女儿,一家人商量后曾打算打胎,折腾一番无果,最后还是生下来了。

于是,这更加激怒了女儿,女儿反击说原来当初就如此被对待的,怪不得多少年来自己过的不好云云,亲子关系更加糟糕。

过去的这个事情发生在过去,已经成为事实,可是这个回忆以及感受是真实的吗!

显然不是这回事儿,要不看看李克富教授的假设:

如果做母亲的你和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关系尚好,可以严肃地跟她开个玩笑:“当时知道你是女儿全家一致同意打胎,我就不应该一意孤行,把你生下来。不生你,我也不用受那么多罪!”

你觉得女儿会怎么回应?

一位女儿听完,反问道:“妈,你现在知道当年受那么多罪多么有价值了吧?”

另一位气乎乎地说:“如果不生我,现在你遭的罪更多!”

还有一位女儿说话很干脆:“跟我说这些,你是不是疯了!”

可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者有意在于当下的心态,以及人际关系状态。

再举个例子。

多子女的大家庭,孩子小时候,做女儿都在家干活,儿子们都被支持上学。成年后子女姊妹聚在一起,对着父母议论纷纷。

有的说,“当年不让俺上学,老是让干农活”。

有的说,“学习不好还不赞同复习,要是听了父母的,现在可就惨了。”

有的则是说,“自己高考要是考不好,就打算不上学了,留在家干活呢。”

父母一一回应,比如在家也好啊,都打算给买拖拉机了,比如说那时候都上学上不起啊。

这时候可想而知,所有回应都是基于当下的状态,所有记忆的提取也是基于当下的建构。

故事就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木已成舟,但是提取出来却是当下的需要。

今天你过得好,就把过去悲惨经历都当做宝贝,“把挫折当存折”“把烦恼当菩提”。今天你过得难受,就把过去好的经历视作没有锻炼机会,抱怨指责不满意。

所有的发生都是发生在当下,所有的美好都是当下的美好,如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